作为理科出身的人,我尽管成绩一般,但信仰数字和逻辑堆积起来的金字塔。脱离象牙塔后,混迹于社会,切身体会到抛弃对与错的二分法,科学只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无论科学是不是最终极和最有效的方法,它都只是方法之一。
故事思维就是另外的一种非理性的方法,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先天性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求学时,不时有老师在课上说闲事,或学校安排的听讲座,我就低头赶作业。有一个手段让人生厌,那就是他们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少见有学生能在台上讲故事时,能全身心写作业。故事能影响你,甚至让你无力反抗。
这本书就是教授如何用故事影响别人,下面是重点做的笔记。
如何用故事影响别人
首先,故事要包涵感情色彩和感官细节。
善于用故事讲道理的人深信,人是非理性的,直觉和情感在人的决策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情感因素可以引导人脑,干扰人的思维,乃至决定我们对客观事实的解释。因此,讲故事的人在抛出事实数据之前,会根据实际情况寻找能影响人们感受的故事。
凡是一切以故事情节为重,不及细节者,都不能讲出一个好故事。他们没有耐心,最终也不会得到足够的影响力。这就像以事实为重的人,不关心情感的因素,却忘了情感因素往往比逻辑论证更有影响力。有些细节,只关乎感觉,似乎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然而正是这些细节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左右了我们的抉择。例如,如果你决定买一辆汽车,新车的气味、促销员的态度以及开放经济型汽车的自豪感等细节,都可能成为左右决策的关键因素。
故事将细节、人物和事件整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要强于部分的简单叠加。贪婪导致了国王的麻烦不断”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而说“国王迈达斯的手可以点石成金,触手所及的所有东西都变成了金子,这满足了他的贪婪,却导致麻烦不断”,是一个故事。
细节越具体,越容易产生广泛的联系,这貌似不合常理,却是所有讲故事者公知的秘诀。一个成功的故事必然是触动了人类某种共性。其实,要触动人类的共性,首先要描述个体的个性。这些细节和个性,都让故事更加形象生动,这才更有力。
其次,故事要蕴含真理。
当你讲述一个蕴含着真理的故事,它就像一个调音叉,会令你的听众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并进入所说的故事中,对描述的“真相”产生共鸣。故事能在听众的思想中发展并成长。如果故事是一个好故事,你就没有必要纠结于如何维持其生命力。它自然会在听众的脑海中重述和回响。
那讲述故事和阐述道理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听众发现道理,后者是给予听众道理。我们总是不想接受已被告知的某些答案,而是想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这便是我们共同的弱点。人们总是敝帚自珍,重视自己发现和提出的观点,哪怕那个观点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小孩子的占用欲特别强,给孩童讲故事时,向其提出诱导性问题,“这个故事讲的什么呀?”天真无邪,处世未深的他们会认为是自己悟道个中道理,回家向父母炫耀一番。这种形式就是用故事把道理包装起来,减少听众的抗拒。
最后,故事要能够和听众产生共鸣,建立联系。
人们认为试图影响他人的人都想从中获利,这是人之常情。大多数人潜意识下断定,你的获利就意味着它们的损失,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总是本能的对外界树立屏障,用怀疑来保护自己。
在讲故事之前,你需要建立一种联系。在你和你想影响的人之间建立联系。这种联系越是广泛和强劲,越是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当沟通的渠道被贯通,影响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故事经由人类的共性建立联系,例如,我们总是善恶的矛盾共同体,我们都有共同的情感基础。每个人都经历过校园小霸王、失败的恋爱,一些信任我们的人、一只珍爱的宠物、一个糟糕的老板或是一个真正的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经历,就可以和听众建立联系。
找到一个好的故事要花费很大力气。然而,在你试着说服他人之前,你建立联系的努力将会得到回报。太多的人直接跳到影响力的策略,这在还未建立联系之前纯属白费力气。你和你的听众之间没有联系的桥梁,你所有的话语都会陷入你们之间的隔阂中。倘若我们先入为主地认为人们知道我们是谁,或者直接跳到说服的主题,我们实际上是在破坏自己的影响力。
真正的影响发生在关系融洽的人们之间。人与人之间,无论在金钱、地位、人种、性别、经历、文化等方面有多大的差别,终归都是人类,有一些共识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与这些共识相关联的故事,可以将你与任何一个人联系起来。神话和寓言得以流传千年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从个人的层面上与它们联系起来。神话和寓言并不是唯一永恒不朽的故事。如果你去讲生活中的故事,来源于家庭或者工作中的故事,它们都会唤起世界上几乎所有人的共鸣。当一个人可以通过你的故事与你相连,他们会把你引为知己。
为什么故事能影响别人,或者进一步说,为什么能影响别人呢?作者在“万能金句还是宏大事实”这章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基于人类的共性,我们的行为是可以被预测的……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你读过了一个人的传记,你就相当于读到了所有人的传记,我们总是一代代重复着同样的故事……通过一个人过去的行为,可以预测其未来的行为”。论述并没有说服我,而且探本究源的方法论偏向学院派,也就不深究了,有兴趣的可查询原书。
为什么现在需要故事
这里我做了两点笔记,第一点是书中提到,第二点是读完书,结合生活实际,有感而发。
第一,海量信息需要故事简化。
在电报时代中,信息没有跟上媒介发展的速度,信息网络中无用和繁杂信息过量。卢梭是当时少数认识到这种影响的一个人,在《瓦尔登湖》里写道,“人类已经成为了人类工具的工具”,“我们满腔热情地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新闻可能却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
现在的网络时代,有用信息也过量,每天都从四面八方涌来大量的信息,人们不可能全面地消化这些信息。因此,人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信息,而是获取智慧的方法。我们常常认为,之所以做出错误的决定,是因为没有掌握足够的事实根据。其实不然,我们只是没有理解事实,或者没有给予某些事实足够的重视。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根源,是诸如焦虑、贪婪、埋怨、冷漠或者恐惧等人类的负面情感占据了大脑,引导人们往“阻力最小”的道路上去,致使人们做出“安全”或者“于己最有利”的选择。因此,更多的事实无助于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而故事可以做到这一点,故事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事实的意义。
“阻力论”的论述,我认同结论,不认同过程。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过程,如果获得了海量数据,但是处理方式有问题,没有挖掘有效信息,甚至忽视有效信息,是做不出正确决定的。在这个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做出决定的过程中,和个人情感毫无关系。所以“引导人们往阻力最小的道路上去”,“阻力论”的逻辑不正确。从结论上说,故事确实是总结归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式,而且十分利于表达和传播,防止曲解意图,这是我认同的。作者借用一个更形象的故事,阐述“事实必须依托于故事”的道理。
假设人的大脑像一个倾斜的沙盘,如果你只是简单地罗列事实,就像随手往沙盘里丢一颗颗碎石。听众将来的思想就像一杯水,这杯水倾倒在沙盘上随意流淌,可能会错过那些被碎石砸出的沙坑,即听众可能会忽略你所罗列的某些事实。
倘若你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像一根小木棒,在沙盘上划出一道沟渠,将每一块碎石都串了起来。当水倒进沙盘的时候,便会顺着沟渠,流经每一块碎石。
第二,逻辑跳跃。
书中“答案授人以鱼,故事授人以渔”的“故事胜于事实的10种状况”中,讲了一个“警惕空头陷阱”。“所谓空头陷阱,通常是一个被刻意简化的、模棱两可的问题,让人左右为难,陷入困境。空头陷阱并不新鲜,墨守成规的法利赛人就用这一招对付过耶稣,但是耶稣用一个故事轻松化解了。当时,法利赛人问耶稣,那些在安息日工作的人值不值得被救治,这就是一个空头陷阱问题。耶稣没有正面回答,转而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牧羊人发现一只羊坠落井中,他未做任何考虑,立即下去把它救了出来。这个故事蕴含深刻的道理,让人无从反驳。”
通俗理解,“空头陷阱”就是两难问题,类似于“先救老婆还是先救老妈”的问题。作者没用故事化解逻辑陷阱,把问题矛头一转,或是委婉的回答问题,或者用问题回答问题,或者一通瞎扯也没关系。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出题人不想让你难堪,只是想看一下你怎么反应,可以不用严谨的有逻辑的回答问题。
进一步思考,就能发现诡异或者警醒之处。作者的“故事思维”是指用感性而非理性说服别人,逻辑臣服于情感,暗藏其中的逻辑跳跃无人发现。上一部分笔记中提到“故事要蕴含真理”,“真理”这个词只是一种美称,书中没有认真地讨论“为什么要是真理”。不排除是翻译的问题,这里改成“故事要蕴含道理”可能更符合故事思维,因为道理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
例子加论点的论述方式十分常见,“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XXX道理”。特例不能代表全部,更何况例子可能是为了说明论点,作者拿来假论证的,但这种论述方式在鸡汤文中仍然特别常见。鸡汤文就不企图以理服人,只想以情服人,而讲故事的好处在于,逻辑跳跃很隐晦,无缝焊接逻辑的巨大缺陷。“人家都这么惨了,你竟然关心故事是不是真的”“你就是嫉妒他,才说他的奋斗故事是假的”弥补逻辑之余,还给怀疑者扣上了“没人性”的大帽子。甚至在本书最后一章的“故事的阴暗面”,作者自己用故事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逻辑跳跃更深的问题在于,人的理性思考也是很有可能收到故事思维干扰的。《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了类似观点,但我没有理解到位,不乱分享干扰视听。理性思考在哪些方面收到了故事思维干扰,方式如何,表现如何,正是我读故事类书籍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有仁兄度过重点分析这个问题的书籍,烦请推荐给小弟,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