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工地上呆的越久,也就会对城市,产生一种渴望,可是在渴望背后,如何真正的融入城市,却让我有一些恐惧。那个时候,自己的工作做得越久,往上走的越高,却越害怕自己永远只会做工地上这个东西,不会做别的了。有时候我就经常在问自己,我所做的那些商务工作,在别的地方也是这样做的吗?在国内也是这样做的吗?
如果没有一个证,我估计我没有勇气,真正投入即向往又恐惧的“城市”。
城市里充满人才与竞争。我之前,所会的那些,在这里大部分时候都用不上。工作了七年,就要重新学习,新的环境,新的内容,新的同事与领导。他们会给我那么多时间学习吗?
于是,在回国后做跟踪审计工作的半年里,藏好自己的无知、多看多想、先做查证,想不明白的再悄悄的问,成了自己不自觉的做法。
慢慢的明白,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而我做的并不比别人差多少,甚至还会更好一些。
刚刚有一点起色,又转岗做招标代理。
跟着老杜,其实我很忐忑,内心对做不好手里的新工作有着极大的恐惧。她要求极高,而我完全是一个新手。我明白,考过的证只是证明我学会了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就像价格与价值的纠缠,虽然价格始终被价值牵引,却从不愿与价值并行。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再加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又让我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公司领导的信任,让我再一次转岗,做咨询,再一次面对全新的工作,我心里,没有那么恐惧了,我知道我可以上手的。认真,刨根到底,深究实践背后的理论逻辑,还有多次考证带来的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边做边学,依葫芦画瓢,心底的那点小恐惧,再一次消失了。
ppp咨询?两评一案?都不知道是啥呀。
第一个项目,半拖半就打下手,第二个项目,一手操作实施方案和测算,全程做汇报。两个月的时间里,我贪婪的学习理论,并付诸实践。ppp的综合性,让我一方面全面整合我全部的专业知识,工程经验、项目管理架构以及渐渐疏远了的公司法,然后再去硬啃,财务、税务、金融知识。忙碌了两个月,是让我最有成就感,以及飞速成长的两个月。
然后,我感觉我有些不一样了,不一样的并不是知识与技能上的增加,以及多专业实践和理论的重新组合。不一样的是在思维和感知上,我远远不再那么畏惧我不会的东西了,我感到我的灵魂比以前更渴望主动与挑战。
曾经那么久,不会的,未知的会让我恐惧。而现在,我开始对那些恐惧的地方产生渴望,感到比让我重复做熟练的事情更有成就感。
也许这就是他们说的走出了原有的舒适心理区,尽管新困难与挣扎会多得多,我却觉得自己走得更加从容与自信。
感觉上其实就是那么有一点喜欢受虐,其实那种撕裂般的成长,经历的多了,确实会上瘾的。
忐忑与恐惧,似乎真的才应该是长期的正常状态。
往恐惧的地方去,拥抱我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