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幸福感

百度百科上对“幸福”的解释是,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并不与快乐、快感、方便划等号。幸福感=R*满足感(R:幸福商)。幸福划分为四个维度,满足、快乐、投入、意义。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幸福是在不幸之中解脱和以后与之形成对比才能感觉得到的。

幸福感可能是全体人类始终都在追求的一种感觉,无关国界、无关民族、无关年龄、无关性别,只不过不同的人对什么才是能够让他们感到幸福的事情的定义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对于一个长期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人来说,幸福可能就是有一个可以住下来的地方,有吃的东西能够填饱肚子;而对于一个物质生活丰富,而情感生活却较为匮乏的人来说,幸福则可能是能够找到一个相爱的人共同生活。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但是又与客观因素密切相关。比如说构成幸福的一个很关键的要素是安全感,而安全感又能够分为情感安全、身体安全、社会关系安全、法律安全、居住安全(拥有自己的房子)等等。

平心而论,21世纪并不是一个糟糕的年代,甚至可以说可以挤进人类历史发展巅峰的前十名。但是似乎现在能够感到幸福的人越来越少了,或者最起码在像北上广深这种超一线城市生活的人来讲,想要感到幸福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活压力过大。压力体现在你必须要有足够高的收入来支撑房子、日常生活开支、孩子的教育等等。而维持高收入这件事本身就是巨大压力的来源之一。

但是留在大城市又是目前的年轻人在职业方面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之一,原因在于这里有足够公平的平台、有广阔的空间可以让你施展自己的才华(当然前提是你得自信自己有这样的才华)。如果你成功在这里扎根了,对于你的后代来说,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去追寻他们真正热爱真正渴望的事情,正如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所说的: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因此我的儿子们能够学习数学和哲学。我的儿子们应该学习数学、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使得他们的孩子们可以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物和瓷器。”

所以要怎样平衡,让自己过得尽可能幸福,应该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研习的一个课题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在其中过程奔波。不过,对于人生生命生活,我有我的根深蒂固的认识,活着就应该向着我们高级动物...
    像话读书爻阅读 3,477评论 1 4
  • 我经常能看到孤独,是在一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跟随着雨水而失了方向的彷徨;或是在一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空房...
    猫小乖的阳光阅读 1,748评论 0 0
  • 咖啡的苦与甜 不在于怎么搅拌 而在于是否放糖 一段伤痛 不在于怎么忘记 而在于是否有勇气重新开始 总是不知道哪天 ...
    ec406fac4d1a阅读 3,003评论 0 0
  • 主题唯一,故事为王,技巧先行。有点想回避这个话题,为什么?因为性格内向的缘故,会尽量避免多说话的场景,会害怕接电话...
    安择阅读 1,3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