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科技期盼越来越多,对科技越来越依赖,却对彼此的期盼越来越少”是《群体性孤独》的核心论点。因科技通过网络空间、即时通讯等重塑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让我们获得了“方便”和“可控”的人际联系和交往互动方式,降低了人们对深入的情绪、情感关系的期待,满足于停留在联系的数字化友谊(关系)。技术带来的高效联系营造了看起来热闹异常的“网络亲密”氛围,实质却是人际关系的“网络疏离”
一人们减少了深层情感的互动与回应,陷入了孤独之中。
技术将我们从传统人际关系和亲密互动中剥离,孤独初见端倪。
技术重塑了人们对人际互动中主体的认知,消减了人们间的依赖和羁绊,孤独常伴。
技术突显了交往中某一方的诉求与即时满足,减弱了人际间互相情绪回应,孤独成牢。
人类在技术的狂欢里会深深的陷入群体性孤独的牢笼吗?雪莉的答案是:如果我们不将“方便”和“可控”作为生活的首选,在“互联网+”的时代“寻找新的平衡,为自我反思腾出空间”,而不是“重塑自己在屏幕上的生活”或者停留在“放慢节奏”,那么我们的孤独和焦虑就不会成为一个另人困扰的问题。
互联网为何会造成这种反社交的讽刺结果呢?按照特克尔的观点,其中的缘由可以简单总结为三条。
其一是互联网提供了舒适的“浅层社交”,为我们剔除掉现实中的种种复杂与牵绊。进一步讲,线下社交与线上社交自此形成了巨大反差,前者复杂、多变,时常会让我们产生挫败、无助;后者简单、理想,总能让我们感到满足、幸福。
其二是互联网带给我们虚假的友谊想象。特克尔认为,互联网社交本质上是一种单薄社交,它能为我们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碎片化的弱连接(weak ties)。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几百位关注者时,仿佛已经成为社交场中游刃有余、收获颇丰的猎手,但这幅热闹场景的背后,却难掩这样略显悲伤的悖论:现代人在社交网站上可以拥有几百个所谓的好友,但如果人被问到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向谁求助时,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的家人。
其三是互联网让人们的社交时间形成此消彼长之势
总结来看,这样三种担忧一浅层社交代替深层社交;虚拟想象代替真实关系、线上社交挤出线下社交,共同映照了“孤独社交”这一概念的内核:人们很可能会逃离真实厚重的线下社交,拥抱虚假浅薄的线上社交。
线上社交与线下关系是否是非此即彼的两件事“孤独社交”的一个致命的缺陷在于,它将线上社交几乎等同于陌生人社交。然而,美国研究者博依德与艾莉森却发现,对多数人而言,社交媒体的主要用途并不是与陌生人建立新联系 而是将既有的线下关系“上传”到线上。
从孤独社交到单身社会
这说明,独自消费的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着诸多具有极大张力的缘由,将独自消费归结为孤独感,是一种典型的逻辑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