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楼顶,正午的阳光一会儿被云遮挡,一会又透过云层放肆照射,灰蒙蒙的天气让原本开阔的视野变得模糊,耳机里的每句歌词都让心跟着跳动。我总在这样慵懒的午后,想起一些人。他们曾陪我走过一段路,曾给我温暖……
1
初中时候,坐在我后面的那个男生总是在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把我的板凳踢到一边,每当这样的时刻我的囧况会惹来哄堂大笑。尴尬让我我对他厌恶至极。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传纸条,后来变成拿演草本写,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高中,尽管那时我们已经不在同一所学校,但几乎每周都通信,只是很少打电话。
那时候时间有限,写信都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寄信总要等到放学后,匆匆吃两口饭便蹬着自行车赶去邮局。他也总说,有时候几天收不到我的来信,总觉得心中很是惦记,每天都要去传达室转几次才安心。
那些年,学习压力有时让我感到窒息,在那些考前紧张、辗转失眠、倍感寂寞的时候,来自他的文字,给了继续坚持的力量。我们从没有什么约定,也没有什么期许,就是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相互鼓励着,走过了那段青涩时光。
高中毕业后,我们几乎是去了联系,多年未见,那些斑驳的字迹和精致的信纸,依然在我书橱的显眼位置。在我所有落魄的时候,看一看,心中便有无限温暖。曾有一个人,肯与我同悲共喜、肯仔细斟酌我的每句细小文字,让我感激时光。
2
几年前的冬天,我一个人拖着行李从青岛辗转到天津。12个人挤在两室的房子,我住在一张摇摆的小铁床的上铺,上下床靠踩板凳和单脚跳。为了早上不迟到,需要五点多起床排队上厕所和洗漱,晚上十二点前基本没睡过。第一次远离家人,独在异乡的日子无时无刻不充满孤寂与落寞怅惘。
在我来后没有几天,办公室又来了以为新的同事,同样都是初出校园、初来乍到,我们便自然而然有更多共同话题。他在天津读的大学,对于我来说陌生城市,在他眼中已然变成了第二故乡。他的到来,给落寞的我带来了些许生活的希冀,赶走了我些许的害怕和忧伤。
那年的元旦,办公室同事聚会,酒足饭饱后去唱歌。这是我第一次去到KTV,完全融入不进同事们的欢声笑语。同事们唱了一整个晚上,直到凌晨五点,我默默的在沙发上看着同事们狂欢,他在旁边默默的看着我。
第二天一大早,他陪我到火车站买放假回家的车票。来到车站后一时兴起买了两张车票去了北京。也不知道是为何,那天火车上人特别多,挤得我几乎是双脚离地,疲乏困倦的我竟站着睡了两个小时,到站才发现借了他一路肩膀。
之后我从天津回学校参加毕业考试,就再也没有回到那个陌生的城市。他帮我打包并寄回了我落在天津的行李。后来,他出差来过青岛,我们见过一次,在海边。海风吹走了那些遗落在岁月中的零星记忆,吹走了一个路过我的人。
纵使青春已逝,那些曾在最青葱的岁月陪你走过一段时光的人,总会让停下脚步驻足回望时,倍感温暖。纵使离别与失去,那些曾感受到和付出的爱,都将以另一种方式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