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过招:批评的艺术——娄雯

班里总是有几个学生特别调皮,这是教育的正常现象。换种角度看待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邢老师通过下面三个例子(爱因斯坦、罗丹、达尔文)来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缺点其实会变成他们的长处。令人担忧的是,有时候老师口中一言不成器的孩子们是否真的不成器了。


老师经常会说“不许”。但是孩子们是好奇的,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对于老师的不许怎样会好奇地模仿。比如不许乱跑,他们下课就会乱跑。这就需要正面教育,说明其中的厉害,让学生通过道理甚至故事来明白这些行为的不妥。


邢老师举了两个例子:打板子和摸脑瓜。其中第二个故事给我深深的启发,每一个孩子都要受到老师的公平对待。但是每个人都夸和只夸几个人都起不到激励作用。要达到教育目的,需要艺术地运用赏罚规则。


老师不要怕自己下不来台,一定要选好时间地点。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有些学生承受能力比较弱,自尊心比较强。所以要从间接提醒学生。有些学生比较喜欢粘着老师,这样的学生可以冷处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很快就会承认错误改掉坏习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