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违法违规拖延办案的,将被严惩!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

法释〔2018〕9号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网  发布时间:2018-04-25 11:16:18

(2018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37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4月26日起施行)

为维护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规定,结合审判实际,现就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释有关审限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审限为六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审限为三个月。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三个月;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三十日。

法律规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并说明详细情况和理由。院长应当在期限届满五日前作出决定。

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审限后尚不能结案,需要再次延长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在审限届满五日前作出决定。

第二条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民商事案件后,认为需要再次开庭的,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下次开庭的时间。两次开庭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但因不可抗力或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第三条 独任审判员或者合议庭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第四项规定决定延期开庭的,应当报本院院长批准。

第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的立案时间、审理期限,扣除、延长、重新计算审限,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况及事由,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及时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公开。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向受理案件的法院申请监督。

第五条  故意违反法律、审判纪律、审判管理规定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分。

延伸阅读:【法发[2009]61号】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的通知 第四十七条 故意违反规定拖延办案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六条 本规定自2018年4月26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MAGIC巫鱼阅读 788评论 0 9
  • 萧然又被黄军打了,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我一边给萧然的伤口涂红药水,一边说:“我实在是忍无可忍,这个流氓我要跟...
    淡雅百合85阅读 475评论 0 1
  • 可能由于这两天看了点林语堂先生的书,个人对意义的定义突然变得模糊和微微的抗拒,但之所以还是将它提出来,可能是...
    EtInArcadiaEgoL阅读 303评论 0 0
  • 好几天没有写东西了,也许是快乐的事情填满了我的所有时间。可是快乐总是短暂的。每个人在追求婚姻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
    刘云飞_be4f阅读 3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