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白瓷瓶中,斜倚着一枝红梅。算不得美艳,那红,不似朱红鲜艳欲滴地俏丽醒目,更偏紫红,深沉端庄。在小桌板的一角,静默着。
午饭时,女儿惊讶地叫着:“妈妈,看!梅花全开了!你闻见香味了吗?昨晚它还都是花苞呢!”
果然都开了呢,淡淡的香,丝丝缕缕,萦绕四周。
“哪儿来的梅花呀?”女儿歪着脑袋问我。
“偷得雪瓶梅一枝,你对一句,就告诉你从哪儿偷来的。”我不紧不慢地吃着饭。
“赢得满屋是花香!”她几乎不假思索。
“为什么不试着用相同韵脚呢?”我给她碗里夹了块可乐鸡翅。
“那就说香气吧,哈哈。”她自己都受不了这样直白的俗气。
“一般两联不用相同的字,尤其是相同位置。再想想,别张口就说。”这丫头,缺少思考和推敲呢。
“‘换来满屋香四溢’,这句总还是不错的,‘溢’比‘气’好,雅致些,流动的香气。这下你该告诉我了吧?”女儿得意地大快朵颐。
“挺好的,尤其是‘四溢’,韵脚也不错,不过我觉得‘满屋’换成‘斗室’更好些。”
“‘斗室’?小房间吗?哦!我明白了,只有这么小一枝梅花,房子小才能闻到香味。”
我微笑着冲她点点头:“梅花是我从校园里剪来的,昨天看到这枝大约是被灯笼压断了,耷拉下来了。我便剪回来插在瓶子里了。室内暖和,居然全开了。”
“啊?校园里有梅花吗?我怎么不知道?”她一脸匪夷所思。
“周一你去找找看,好几树呢。你不是喜欢曹文轩的书吗?他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你对校园熟视无睹,缺少凝视哦!”我打趣她。
既而陷入深深地怅惘。每日在书山题海里遨游的她们,很少去静静地凝视周围的世界,步履匆匆,作文在单调中枯瘦成没有花苞的梅枝,粗糙地摩挲着我们的眼,响起无奈地一声叹息:“这写得都是什么啊!”
前两天看到张少杰老师的文章《布置怎样的语文作业才算有效》,颇为感慨。那些抄抄写写,背背记记作业抓得紧,又严苛的,往往让人心有余悸,对语文生不出多少喜爱来。闭门造车,堆砌词语,自然也写不出什么好文字来。新学期第一次微作文《春思》,第一次写得很不理想,我将修改的给他们看,读我写的给她们听,带着他们回忆朱自清的《春》,环顾南北窗外,寻找春,联系春,融入思。二次修改,明显好很多。
春寒尚未褪尽,芽包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凝视春天的姿容。断梅剪下尚且斗室芬芳,满树盛辉该是何等馥郁。“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想到赏梅之约,不由得满怀期冀。闭了眼,仿佛置身梅林,朵朵花开,清气满乾坤。
“妈妈,你的网名‘梅馥’,就取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对吧!”
纷乱的思绪被扯回:“是的,我更喜欢‘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收拾着碗筷,所谓岁月静好,即是如此吧。
田玲写于2019年2月24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