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冷娃说
有知识的人,很多,懂常识的人确太少。
常识是什么? 常识就是经常使用的知识。
科普一下何为冷娃?
“陕西冷娃”,常用来形容陕西关中地区的青年男性。 “南方才子,山东好汉,四川的将,陕西冷娃排两行”——这是外地人对陕西关中人的总体评价。这个“冷娃”的“冷”字,形象而不失幽默地抓住了三秦男儿的群体性格特点。 近代陕西才子、比较文学专家吴宓,曾将陕西“冷娃”这种群体性格概括为:生、冷、蹭、倔。生、冷、蹭、倔,单独说来并不好理解,“生”和“冷”、“蹭”和“倔”,分别合起来容易理解多了。
西安籍歌手许巍可以说是冷娃中的代表曾经唱道:“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许巍
、 知识,常识,凉皮肉夹馍?逻辑好诡异,冷娃是咋想的?
早在原始社会,常识就已深入人心
人为什么读书? 读书,有何作用? 什么阶段该读什么样的书 ? 这都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最终你需要把自己的知识变成常识,这样在生活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让知识为我所用,而不是变成知识的奴隶。
在还没有书籍之前,人类主要活动就是与人交往,在交流中获得对自己发展有益的东西,并把它记录下来,变成社交中最常用的知识及常识。
书
如今,经常使用的知识就是常识
读书是人充实,在读书的过程中,你可以静下心来跟或是弥补自己的不足,或是品读不一样的人生,或是深入研究某一领域。书读多了,它会透过你的身体,散发出与别人不同的气质。
在2017这个春天刚刚苏醒的季节,有人读情感美文,憧憬着有个丁香花一样的姑娘;有人读人物传记,期待着有人鼓舞着自己,增强内心的冲劲;还有人读社交礼仪,似的自己在这个冷暖自知的社会中,如鱼得水。
70年代西安小寨
常识是什么?常识就是凉皮肉夹馍
读书,是因为它有用,只有把他转换为常用的知识,你读书的价值才能够体现。深处西安这个二线都市,压力不算大,也不能说毫无压力。与其抱怨,气馁,不如将它幻化成飘逸的文字,文字杂家着凉皮,肉夹馍的味道又有汉唐雄风的豪气!
肉夹馍
很多吃货,都想见识一下西安的肉夹馍,到现场发现明明就是馍夹肉呀,怎么可以这么叫,冷娃就要说了,伙计这你就不懂了吧,西安的肉夹馍历史悠久,这是常识,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简称,据史料记载,腊汁肉在战国时称为“寒肉”,当时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已能制作腊汁肉了,秦灭韩后,制作工艺传进长安。文昌门内的馆子命名为秦豫肉夹馍,隐喻着自己是正宗的腊汁肉名店。名气大的很!
冷娃说的带劲了,地下一蹲,陕西文化内涵深厚的很,他的精华在西安,如果把中国比喻成一颗大大树的话,它的根就在陕西。陕西人生活习俗也是聊得很,很别致。
油泼辣子,一道菜
在陕西,不管是平时饮食还是红白事都少不了辣子,刚出笼还冒着热气馒头,夹上辣子,在来碗面汤,吃饱喝足咱就跟皇上一样啦!
帕帕
帕帕头上戴,如今在西安大都市,很少见。但是在一些县城很多妇女,还保留着这种习俗。西北地区风沙较大,出门戴个帕帕,既干净,又美观。
面
冷娃总结了,读书获得知识,知识要经常使用他就是常识,常识就是每天都要见到,看到感悟到的,说他是凉皮肉夹馍,又何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