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山曾写:“有生之年,尽量低消耗地让肉身活着,享受简单本真的喜悦,接纳一切发生。尽量高消耗地让灵魂活着,学习、劳作。然后干干净净离开。”
现实中的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满足了肉身的需求,穿衣只求最贵,食物暴殄天物,忙碌奔波中只求物质的丰裕,到头来,终是一场空。
宽宽在《人生半熟》中提到,养育孩子时,对自己的提醒:
1.情绪平和。
2.觉知/放下任何想要控制她的念头。
3.不给她传递“未来她该怎么过”的期待,给她“你可以过好人生”的信任。(期待伤人,信任养人。非常认同。)
4.无条件给出爱,无条件接纳。
5.不懈地提升自己的认知,磨自己的心性。
6.永远不要求她回报,当她成年,对她说:“你不欠妈妈任何东西,你可以了无牵挂远走高飞,妈妈也有自己热爱的事。”
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些,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摆正为人父母的心态,不要把一些你所认为的所谓的正确观念强加给孩子,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起码心理是健康积极的,人格是完整的,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因为眼前的一点小事就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案例了。
没有什么选择会让一个人凭空完整,或凭空失去自我。婚姻、工作、家庭、孩子、自我,都是人生道路上摸到的一张张牌,每一张既是生命的奖赏,也是未完成的功课。重要的不是每一张的牌面大小,而是打牌的人。
那些把任何一张牌的作用极力夸大或贬低的言论,尽量不听。享受奖赏,尽力完成功课,从中得到智慧。
人生是多个选项的。目前的教育导向多是考高分,进名校,以为自此人生顺遂。其实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什么,我们需要具备持续的学习力,自省力,在人生的路口,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哪有什么命中注定,说到底,人生不过是一个个选择的结果。
所谓随顺,是立于峰顶时不起狂妄,行于海底时不生卑微。真能做到如此,生活的河流才会变得更加辽阔吧。
大事随心,需要信任自己的心,和相信真有“天启”这回事,能抓住瞬间飘来让心震动一下的声音。做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放下算计和权衡,那条路就会清晰无二地呈现在面前。
当行于一条随心选择的路上,要甘愿一力承担它的辛苦,动用所有理智和头脑,养成纪律,持戒而行。
或许唯有如此,以我们大多数人的平凡资质,才可能品尝到一点理想人生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