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的队伍
且说秦可卿的送葬队伍浩浩荡荡,沿着大道一路来到铁槛寺,安灵在偏殿中,款待众人吃饭。各亲友都回去以后,贾府众人都在铁槛寺里斋房里住宿,唯独凤姐一行人不想住在这里。据铁槛寺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处水月庵,也是贾府花钱建起来的,里面的尼姑和贾府中各位太太都很熟悉。王熙凤来之前就叫人通知这里的尼姑准备了空房,丧事完毕就要在这歇息。
这个水月庵里尼姑表面上是修行之人,念经烧香,不问尘事。但他们其实就相当于贾府的仆人,对贾府的主子们唯命是从。来着烧香的大部分人都是冲着这层关系来的。表面上是拜大殿上的泥菩萨,实际上拜的是贾府这尊“活菩萨”。就像前段时间纪录片《国家监察》里有个官员,好像是什么“的妻子开了间茶社,于是想求他办事的人都去茶社喝茶,顺便送礼,这样避免了不少麻烦。我猜这位官员是看了红楼梦之后有的这么一个好点子。
与老尼的密谋
这不,王熙凤刚在水月庵里和老尼姑(法号净虚)喝着茶闲聊一阵,完事要回去休息,“入净室歇息”。老尼姑送她进来,这时候下人们都在外面找地方睡觉。凤姐旁边仅有贴身的小丫头。老尼姑一瞅,时机正好。就开口说话了。“我正有一小事想请二少奶奶帮忙,”凤姐问何事,老尼姑说她之前认识一个张大财主,有个女儿长得老好看了,国色天香,沉鱼落雁。有一天这个女儿来庙里进香,被一个官二代看上了。官二代姓李,他爹是长安市府尹,相当于市长。过了几天这位市长儿子派人来张财主家提亲。但问题是他家女儿已经与长安守备的儿子定亲了,聘礼都给了。“守备”是清朝高级军官的职位,相当于现在军分区司令。市长儿子不甘心,不管定没定亲,就要娶这财主女儿,这张财主是左右为难。财主的准亲家听说了这件事,特别不高兴,非说是张财主一女许两家,就跟财主家闹了起来,后来把张财主告了。这财主所以托老尼姑来向贾府求救。希望贾府派人出面能跟长安节度使云光说请,节度使也是军队高官,即长安地区军区司令,是守备的上级领导。要是能让上级领导跟那个守备说话,让他别告了,这件事肯定就能压下来。
这个事情很蹊跷,一个大财主居然要求一个道馆里的老尼姑办事,这是一种不寻常的渠道,一般人真是想不到。但老尼姑能接触到贾家这个庞大家族的核心人物,而贾家又是权势显赫的大家世族。在中国官场上这样的亲信帮忙牵线搭桥通关系的事并不少见,不但中国这样,韩国前几年还有“闺蜜干政”的奇特现象,想想也不足为怪了。
膨胀的王熙凤
凤姐听完,先拿起了起了架子:我们贾家又不缺钱,各个高官显贵的,哪有心思管这些婚丧嫁娶的芝麻小事。听到凤姐一口回绝,老尼姑也觉得是意料之中,但她没有就此罢休。高明的亲信都能揣摩主子的心理,不然也不会成为主子的亲信。她说“哎呀,我的姑奶奶,我当然知道咱们贾家大家大业的,肯定不缺这点钱,只是我已经答应那财主来求奶奶您啦,这明白人都知道您是不屑于管这样的小事,但那些不知道还以为咱们这么大家族连这点手段都没有,这点事都办不成”这一句话很是高明,既奉承了王熙凤,又使了一招激将法。贾家二少奶奶当时协理宁国府和荣国府两大府内大小事务,大事小事样样都管,意气风发,虚荣心膨胀到了极点。果然就同意了“你是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替他出这口气!”这简直就是黑道大哥的范儿啊,哪有什么豪门贵妇的半点气质。果然,她派人假借丈夫贾琏的口气给长安节度使云龙写一封信,这事就摆平了,那长安守备也不告了,还退了亲事。而那财主的女儿听说要嫁的人不是原来的守备家儿子,竟执意不嫁,最终上吊自尽。守备的儿子听说这事后也投河而死。
王熙凤在这件事上白白拿了三千两银子,她的婆婆王夫人从头到尾没有听说过这件事。王熙凤在这件事后胆子越来越大,多次替人办事,恣意妄为。
如果说协助宁国府主理秦可卿的葬礼是王熙凤办事能力、协调能力的一个表现;那这件事是就是她虚荣心膨胀、极度自负的体现。秦可卿刚死的那天晚上,特地托梦给王熙凤告诫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谁知过了不到俩月,煕凤早已把这番告诫抛之脑后。正是“三春过后诸芳散,各人自寻各自门”,最终落得个满门被抄家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