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作祟,大家都在半夜醒了,我拿出水彩画了一张水边的一座博物馆,荷兰的建筑我非常喜欢,像小时候搭的积木一样,是童话里的房子。
终于天亮了,我推开窗,外面正飘着雪花,地面和冰上已经铺满了白色。
早餐后我自己走出酒店,外面有风体感很冷,无意中我发现酒店台阶前的雕塑是一个画家的形象,看了名牌才知道这雕像是伦勃朗。晓东为了表达对大师的尊重,给巨匠献上自己的和田项链。
今天唯一目的地是梵高美术馆,怕人多排队我们在网上预约了11:30的进场时间,9:30我们就行酒店出发了。
由于酒店的位置很好,所以不管是到梵高美术馆还是市中心基本步行都在20分钟之内,步行的好处就是街道两边的小店能随遇而进,总能遇上属于自己菜的店面,阿姆河道两边的街景实在太漂亮了,我一路拍照总是落在后面。
我们一边躲着迎面的阵风一边四顾身边路过的小店,这样去了解一个城市蛮过瘾的。
穿过国立,马上就看见广场,上次来是夏天,那时广场的水池里有很多孩子在嬉戏,时间过得真快。
美术馆在广场的另一端,我们走到正门,发现原来的入口已经取消了,这时我才看见,美术馆建了一座玻璃屋顶的大厅,游客都从这里进入,比以前的入口大了很多,也气派了很多。
存包、存衣服、领讲解机所有规定动作完成后,走,吃饭去。
中午了,我们真的很饿,美术馆里的餐厅上几次来都在这里用餐,印象里不太好吃,今天进到餐台里,发现有好多好吃的,比以前丰富了,当时很饿了,没拍照片留念,夏天来这里再给大家补上。
现在我们该走进欣赏19世纪后印象派巨匠梵高的世界里,我们能在这里看到梵高的作品应该感谢几个人,首先是梵高的弟弟提奥,他是全人类做兄弟的楷模,一生无私的资助哥哥,直至梵高生命的最后一刻。当梵高死后一年,提奥也忧郁而终,年仅33岁,我觉得今天在荷兰的两个梵高美术馆之于提奥,是一座属于他的不朽的纪念碑。
第二要感谢的是梵高的姐妹安娜、伊丽莎白、维尔敏那,当梵高死后没有对遗产做分割,都给了提奥,这是对死者的最大尊重,当提奥死后,三个姐妹仍然没有窥视遗产,并把这些画的继承权交给了提奥的遗孀约翰娜。
约翰娜经历了两次婚姻后最终又成为寡妇,她把提奥的坟迁到了梵高的身边,让兄弟俩紧紧的相拥在一起,后来出版了一些画集,这座美术馆的筹建关键人物是提奥的儿子威廉,在妈妈约翰娜的帮助下顺利完成,这两个人是要被感谢的。
这是我第四次来到这里,这些高级别的美术馆里对灯光、墙面色彩等是有要求的,当然支撑这个要求也需要很大的财力,国内的国博做的很好,也许是每年享受国家艺术类津贴的缘故,天津的美术馆虽然偶尔也有些重量的展览,但总觉得展厅的环境布置对不起每一幅画家作品。
美术馆一楼是关于梵高的自画像,多数在法国时期画的,最小的那张就在这里,你会听着讲解在每一幅自画像面前了解梵高的生活,彷佛你是和他在街边交谈。
走上楼,你会看到来自与梵高同时期19世纪一些大师的作品,比如莫奈、毕沙罗,拉图尔,马奈,高更,卡勒波特这些都是对梵高绘画有影响的艺术家。
几年前我在荷兰的一个叫奥特陆的乡村,库勒穆勒梵高美术馆就在这里,当时是梵高诞辰的纪念日,梵高的《吃土豆的人》从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借出来正在这里展出,今天我在这里一眼就看到他,这是一幅梵高经历深刻的创作,在比利时和矿工在一起,那时起画了很多底层民众的绘画,这些作品被很多人贬低,画面虽然丑陋,但这就是实际生活的状态,那些人常年在漆黑的矿洞里工作,由于潮湿,每个人关节都肿起来。平日里靠土豆充饥,晚餐和家人在一起,头上的灯光是他们唯一能感受到的生活的光明。
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梵高创作了一些画,其中被誉为心情最好的几幅中的《杏花》也在其中,弟弟告诉梵高自己生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威廉,梵高非常喜悦,创作了这幅作品,表达了生命的开始,你站在画前,那抹生生不息的灰蓝色召唤着春风也感动了生命。
在这里你会看到很多你在书本里,电视里见到过的作品比如那幅是否是梵高最后作品的《麦田》
刚刚从大都会展出归来的《鸢尾花》
被梵高自己认为这幅画绝对胜过所有其他的画的,作品里把收获时节的不同场景都画了进去的《收获》。
有一幅静物作品,画面中画着一本圣经和一本左拉的小说《萌芽》。象征着自己与父亲相反的生活观。
还有很多很多,讲一天也讲不完梵高,梵高是个奇迹,他是艺术史上为数不多的绘画专业领域和非绘画专业领域都知道的大师之一。之所以伟大是他的投入,是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对自己喜欢的事能做到极致的狂热,再者他确实是天才,世界对印象派的追捧并没有遮挡住梵高动感笔触的挥舞,他有力的穿透光的色彩像节日的烟火在星空绽放。
这时我能做的就是用敬畏的心献上已经准备好的白旗。
我们出了美术馆还是决定先回酒店,路上我们发现了一条卖艺术品和古董的街,老崔的兴致来了,那尊18世纪的来自日本的菩萨可能真的要被他请回中国了。
今天还是挺辛苦的,回到酒店睡了一会儿,晚上太冷了,我们叫了一部车,几分钟后车停在我们的预约的餐厅门口,今晚老崔请我们在这里品尝米其林二星,这家餐厅在依水而建的华尔道夫酒店的一楼。
为了今天的晚餐,大家还是有意留了胃空间,一道一道的精美餐盘,伴着老崔点的美酒,满足的吃起来。
感谢老崔的晚餐,实在太美味了,这一天的结束都是那么美好,虽然走的很多路有点疲惫,但还不能挡住我们的喜悦,明天我们将走进国立博物馆,感受一下巴洛克的荷兰时代。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