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大栗致自己
《房间里的大象》这本书的作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伊维塔·泽鲁巴维尔(Eviatar Zerubavel),现为罗格斯大学社会学教授。他在认知社会学领域声望卓著。
这本书从产生、发展原因,以及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来分析研讨了“集体沉默”这件事。当然,作者也提出了应对和破解的建议。
所谓“集体性沉默”,指的是面对那些显而易见、无法忽视的事实或真相,所有人全部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在作者看来,这样的一种沉默方式,也可以叫做“合谋性沉默”。集体沉默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一个社会中的文化习俗、权力结构、人际互动等诸多因素有关。除去那些善意或中立的集体沉默,很多否认和沉默并不能带来更多安全感,反而可能会在未来引发负面问题。
集体沉默包括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知而不说这三方面的含义。当然我们保持沉默的事情一定是那种非常明显和确定的事情、甚至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再忽视的事情。那些很微小或者还不确定的事情,不能算作在内。
那为什么我们常常会保持集体沉默呢?
一方面我们受我们家庭的影响,另外受我们身边朋友亲人的影响。我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早已形成我们自己所谓的那一套,也就是当出现一个“异类”,或者我们碰到让自己无奈且尴尬不能说破,我们突破不了沉默规则下的约束力,那就集体沉默吧。
而且你还要知道一点,集体沉默具有明显的合作特征。我们周围“沉默的旁观者”越多,我们就越倾向于加入这支“沉默的大军”。每个人的沉默对他人来说都是一种支持,于是可以形成沉默的循环。
生活中你都遇到过哪些集体沉默?甚至集体沉默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
我有个同事,她说起读大学时,寝室有个女生偷东西,直到后来心知肚明,无论寝室少了什么东西,都是她拿了。中间也找过老师,也曾悔悟过,但是故态复萌。这时候的沉默其实是一种纵容,对罪恶的纵容,从而引发更大的罪恶,并逐渐瓦解个人的道德感。当然,有时候的沉默也是一种礼节性的善意或者得体行为。更多的时候,我们的集体沉默,尤其在同事关系中,本身不是那么牢固,一沉默,就是缺少信任,互相提防,破坏集体凝聚力。
怎么应对这种让人无奈且尴尬的集体沉默?
透明,将其曝光在阳光下,必须公开承认大象的存在——把它说出来、写出来或者用行动彰显出来。这样可以引起所有人的正面回应。
其次,打破沉默需要我们所处环境中的所以个体鼎力支持。第一个勇于指出房间里大象的人,只是开启了第一步,其他人必须紧随其后。
最后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勇气、耐心。在现实生活中,第一个打破沉默者经常会被质疑,似乎只有被同化,才能找到一种合群感。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似乎都是被淹没在人群中才能找到我们所谓的安全感,最开始,你曾经也是那么积极主动过,比如,当老师提出问题,想找人回答,你跃跃欲试,环顾四周,发现周围所有人都在低头,沉默掩饰,你不想鹤立独行,想了想,算了,反正掌握了。事实上不然,在课程上回答的答案比你在课后书写的答案远远更清晰地留在脑海里。
再后来,我们在公司的表现,一旦你脱颖而出,似乎一下子被孤立了,说那样谁不会啊,只有你最能干。典型的吃不到葡萄嫌弃葡萄酸。当一个人经历的集体沉默越多,就越容易感到孤独,与的人交往也会越疲惫不堪。最后可能任何想法,都不愿再同他人分享了。对第一个打破沉默者要更宽容,这样负面沉默才会越来越少。多多讨论,不讨论才是死路。
警惕出现“我们聊聊天气。我们聊聊工作。我们什么都聊——除了房间里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