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营第八期第一讲 | 在阅读中遇见另一个自己

主讲:张司令

各位尊敬又亲爱的老师们,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接到理事会的邀请担任这一期读写营讲师,也很开心能以这样的形式和热爱写作的小伙伴们交流、聚会。其实熟悉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也是咱们读写营前三期的老学员,所以这次分享,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学员代表到台前谈一些从22年入学到现阶段学习中的一点分享。

对简书、理事会和读写营,其实我是一直都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在里面的。

简书——是让我把热爱带进现实的平台;

理事会——是让形单影只的自己找到结伴而行的伙伴的集体;

读写营——是把毫无章法的自己变成现如今略有一点心得体会的孵化基地。

在这里,我遇到了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勤奋的同学和一篇篇值得我学习的精彩好文 。

正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所以在接到理事会邀请时即使内心诚惶诚恐、自知资质尚浅我也愿意大胆一试,我把这里当成是我们写文人内部交流的一个空间,这也是敞开心扉复盘自己和分享自己的一次体验,更是我向简书、理事会、读写营感恩回馈的一次机会。所以,即使后面分享得不好,也请大家多多包涵。

好的,初衷和缘起跟大家汇报完了,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谈谈我对读写的一点心得体会。

我把这次分享的主题取名为《在阅读中遇见另一个自己》。

第一阶段——横向阅读

读写营的读写训练,顾名思义,阅读该是首当其冲。

其实,这和我们每个人关于写作、成长的历程完全相符——古今中外,所有的文豪书生我想一定都是从开始阅读、热爱阅读、持续阅读而最终走上写作之路的。

那反观我们自身,对阅读是抱有怎样的态度和切身经历的呢?

以我自己为例:之前的碌碌人生中,阅读确实是我的一个喜好,但也仅此只是一个喜好。比听歌、追剧、看电影、刷视频重要一点,是发自内心的但却很随缘随意的一种喜欢。一本本书是我独处时光里滋养灵魂的随身工具,可是很多书读完也就完了(嗯,2021年之前,我读电子书居多,可能和习惯用手机有关,会觉得电子书读起来更轻松、更随意)。总之,之前读书完全是随心随性之举,并没有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我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是2021年底,好朋友送给了我一本麦家老师的《人生海海》。可能和年龄与境遇有关,这一本纸质书我看进去了。当时还感触挺深。后来查网络才知道这本书获得过茅盾文学奖。这在当时我的心理其实是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愫产生的。

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我这个伪文艺青年竟然从未正式看过?!现在想,可真是汗颜。但,可能正是有相见恨晚的遗憾情绪在里边,我当时就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心,有时间一定要多读几部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来弥补这些年的懒惰和遗憾。

可惜,还没等实施计划,就赶上了过年。照例跟家人一起围在电视机前看当时的开年大戏。幸运的是那一年刚好上演的是梁晓声老师的《人世间》。看我们东北老百姓的年代戏,感性的我难免感觉亲切并且几度落泪。尤其被剧中周炳坤父子俩吵架的那场戏打动得不行,当时我就想啊,这作家也太会写、写得也太真实了。现实生活中,亲人之间的嫌隙和争吵可不就是这个样子?!

然后就决定要买原著来读一读,查资料才知道这也是一部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再次汗颜),不过恰好和之前的想法吻合了。

感谢自己,那一次没有懈怠。平时几乎不读纸质书的我那次一出手就读了一部大部头。不仅有勇气买了,并且还按着自己把它读完了。(现在回想,之前真是把自己淹没在庸常琐事之中太久了,那些年真的很难静下心来去好好读书。)

《人世间》读完以后,我被书中更丰满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深深打动,就像吃糖得到了甜头一样,还挺享受每天阅读时静静地和书中人物独处的时间。心下想着那就索性再来读一部获奖作品吧。选来选去,还是选了前几年追过剧也看过电影的《白鹿原》(当时是真怕自己不能坚持读下去)。

嗯~又是一段荡气回肠、余韵悠长的美好体验,而且还有了新发现——那就是很喜欢陈忠实老先生书中浓郁的乡土气息。

于是乘胜追击,又去读了西部作家---路遥先生的两部短篇小说,《人生》和《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读完后真心觉得好看,喜欢这亲切的乡土气息和朴实的表达方式。于是又有了读第二部大部头的阅读体验——那就是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那是和少平、少安、和田晓霞们相处的一段时间。而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2022年的6月。那也是我在偶然机会下知道并下载简书的一个时间点。

我清晰地记得,在《平凡的世界》开篇,我就读出了身临其境的体验。那是一种不能自已的代入式的欣喜体验,非常美妙。于是我拿起手机,没打草稿就直接写下了在简书中的第一篇文字,题目是——《岁月斑驳,有个没见过世面的姑娘曾经来过》,发表时间为2022年6月5号,晚上7点。

你们看,是不是还挺青涩?!可除了觉得好笑之余,仔细回味其实是能引发一些思考的。因为遇见了喜欢的文字,进而引发了自己提笔写字的冲动,这可不正是人们一直所说的——文字有力量——的最好证明吗?它来得那么自然,开始得又是那么地悄然无声。现在看,那些自然的小动作恰恰记录了一些美好的瞬间的发生,而这本身也是书写的意义之一吧。

如果说之前读书还是心血来时猛读一气,读完这一本下一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随机状态。那从《平凡的世界》开始,我渐渐养成了每日读纸质书的习惯,厚厚的三本书,不记得具体读了多长时间,但已然养成了每天读书,不读感觉这一天都过得不完整的习惯。

注意哦,我用的词是“习惯”。

是的,我当时就注意到了那个习惯养成的瞬间,并且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好习惯坚持下去。我深知这是好的文字作品带给人的发自内心的动力。

再结合前面自己下过的决心——多看几部茅盾文学奖作品,于是就有了后面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莫言老师的《蛙》、迟子建老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阿莱老师的《尘埃落定》、苏童老师的《黄雀记》、以及王安忆老师的《长恨歌》以及格非老师的《江南三部曲》等等。嗯,以上是我觉得自己目前能链接到的茅盾文学奖作品书单一并分享给大家。

每次读完,我都会在脑海里复盘一下或者在网上搜一下相关介绍和作家访谈,来加深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我会慢慢有一点感觉,朦胧中知道为什么是这部作品获奖?它的特别之处是什么?当然,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只把这些想法在当时的脑海中进行简单的复盘,并没有真的落实到书面上。(嗯,我把这一点不足和遗憾提出来,是希望有心的你们和今后的自己能在以后的阅读中注意改进~)

啰啰嗦嗦盘点了自己这一段时期读过的书,其实是想跟大家分享我读书的第一个阶段——我叫这个阶段为横向阅读阶段。即把有限的时间用来读好书,读获奖的书,读不同作者可能是他/她目前来说写得最好的书。这样在遇见不同故事的同时,也是遇见最优秀的作者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并且在过程中慢慢地清晰认识自己。

对的,通过一系列的广泛阅读,其实是能知道自己最喜欢的文字类型的;如果是自己写,什么样的文字驾驭起来最有感觉。这也就有了大家在简书平台上看到的我的文字的样子。

我的文一出来,大家就感受到了浓郁的东北农村特质,且这一特质一直保持得相对稳定。我想这是我一边读一边注入思考的结果,所以提笔就对自己的写作定位比较清晰。

我给自己的定位——严肃文学、乡土文学;

更准确的说——东北女性乡土文学。

(可能和自己身为女性有关,会尤其对女性故事感兴趣,会更容易被她们的经历和疾苦所触动,但这只是之前一段时期的定位。现如今我已经将心量打开,在试着写一些关于男性题材的小说。而这一转变,其实也反应了自己的成长。)

再换成文艺的说法就扣了今天分享的主题——在阅读中终于遇见了另一个自己。

而这一定位的确立,让我在阅读上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的第二个阶段——纵向阅读阶段也可以叫垂直阅读。

第二阶段——纵向阅读阶段(垂直阅读)

前面说了,我给自己的具体定位是东北女性乡土文学。那结合这些年在社会上学到的一些抄近道的做法,会想着给自己找一个对标对象——那就是找我们家乡的女性作家。我想跟她学习,更想近身感受一下她们是如何成长和表达的。于是我找到了萧红老前辈和迟子建老师。

一段时间读下来,会觉得萧红前辈虽然离我年代久远,但通过她对童年的追忆、对呼兰小城的介绍我也能读出亲切和熟悉的感觉——那是我们家乡世代传承下来的风土人情和个性特征。而通过文字的记录确实是能读出一些共同之处和相通之处的。带着这样的收获感悟,我又把时间放在了离我距离更近的迟子建老师身上。

于是就有了如下的书单。

迟子建老师的书,在网络上我找不到电子版,所以几乎是陆陆续续地买了市面上能买到的全套书籍。第一本读的自然是董宇辉当时热卖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完很被打动,然后又去读了她的散文。

我当时是觉得想要近身了解一位作家,读她的散文和随笔是距离最近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这很能表达出一个作家的思想情怀。而相比较起来,小说则显得更隐晦,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阅历才能看得出小说背后作家的表达。(诚然,当时的我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不具备这样的阅历的。)

提笔写小说之后,我又由短到长依次读了她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最后读的才是她的大部头——《伪满洲国》。开心的是,读第一部和最后一部时,读到兴奋处都留下了一点笔记。

er

这个新年前后,我又读了迟子建老师的《候鸟的勇敢》和最新出版的《东北故事集》(因为工作关系,她这两年的作品都是中短篇)。我也像拜访老朋友一般都抽空读完了。时隔一段时间,再读她的作品,我的感觉是空前的顺畅,和之前读她的作品感觉又不一样。我记得《候鸟的勇敢》有十万字,我只用了一个周末的半天时间(可能是四五个小时,反正是一口气读完)。读完后还是会免不了有一点怅然若失,与此同时,内心的赞叹也会再度升腾。

可能是经历和性格使然,热爱读书、渴望学会写作的自己似乎只能用这种笨方法让自己上路。全身心去读一个人的作品的感觉有点像潜水,是一个猛子扎进水里的义无反顾,可能会有一点偏执,但过程不能说不美妙。

现在回想,其实那感觉更像是近身追随着一位师长,她在用心、用时间和经历谱写出一个个鲜活故事,而你要做的就是用心去追随她的脚步,并尽量去感受她的心路历程。

随着时间和阅读的不断深入,会感觉跟她的距离非常的接近,好像连同她这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感觉非常熟悉。再配合看老师的影像和照片,会亲切地感觉她就是你的长辈或者是邻家大姐一样的存在。那种熟悉和了解是有一种深厚的情谊在心里的,有感恩,也会有懂得。

比如:看到她的景色描写,我会知道那一定是苍劲的笔在描写深厚的情谊,她女性躯壳外表下包裹着的是一颗对生命充满敬畏和博爱的心,且这颗心这些年来一直在持续不断地生发力量,从不懈怠,能让人感受到隐藏在文字后面更伟大的热情和力量。

而看她在书中写到美食时,又能看出她很可爱和生活气的一面。因为那美食的描写一定是让人感觉到饶有滋味儿的、如数家珍的,隔着纸张都能感受到她身上也有我们普通人贪吃、会吃的一面。并且会忍不住由衷地赞叹,那了不起的大作家之所以能写出这么感人的文字,恰是因为她骨子里有对生活的热爱——她和你我一样,也生长在泥土里,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所以才能写出如此动人的人间烟火气。

为此我还会特别感谢董玉辉,感谢他让更多人知道迟子建老师。并帮她卖了上百万册的书。他说,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让迟子建老师“有更多养老钱”……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可听到他这样说的瞬间,我还是会觉得心中一暖,由衷地感动和开心,甚至泪眼朦胧。

我不止一次憧憬过和迟子建老师的见面,甚至我还幻想过和老师见面的具体画面——我会告诉她:她有个忠实读者,是她的小老乡,在她提笔写作的那一年才出生,遇见她后却一直以她为傲、并且在心里一直以她为学习榜样——那就是虽然活在凡尘里,但在心灵上仍然竭力保持着纯净,并且尽量达到她所说的“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想状态。

虽然不知道此生这个心愿能不能达成,但还是会在心里的某个角落给这个理想留下一块土壤。会觉得这样的生命才有品质可言,将来即使要跟这个世界告别也才不会觉得因为此生干瘪而充满遗憾。

瞧,我的这个行为和心理不就是我们文学圈儿里的追星吗?它同样很浪漫、很美、很酷,不是吗?!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画面——现在的我们,好比就是一个个初出茅庐的小僧要下山拜师学艺,那一本本书籍和一位位作者就是一套套武功秘籍和各大派系最最优秀的掌门人。如果我们能把每次阅读都当成是一次近身学艺的机遇,想想看,那我们得多珍惜。而一篇篇稿件就是我们学习路上的一套套拳法、剑法,只要潜心练习、不断努力,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从功夫小白成长为武林少侠。

抱歉,我可能又有点感性了,这里好像说得有点多。其实我最终想表达的是——写作道路孤独且辛苦,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大部分都不是科班出身的草根爱好者而言。我们想要好好学习写作,可是一直苦于找不到好的门路。那不妨就去近距离地追随一位有缘作家,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会让人在行进的路上更有目标,更有方向和力量。

三、第三阶段——挑战自己,攀登高峰。

迟子建老师市面上能买到的书我基本上都读完了,这时候的阅读又到了新阶段。暑假外出前,我给自己带了一本《生死疲劳》。大家都知道,这是莫言老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读的时候感觉确实很好,整体读完尤其震撼!可是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似乎又有点怅然若失,忽然不知道该读什么了?然后就鬼使神差地把目光移向了列夫.托尔斯泰。这是我之前一看名字就会非常打怵的犹如山峰一样的存在。

当然,我还是从故事性强又是女性题材的《安娜.卡列尼娜》读起。奇怪的是,这一次开篇就读了进去。虽然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时空和情境,可托翁的文字我却读出了非常熟悉和亲切的感觉,这是当时让我感觉非常惊奇和记忆犹新的地方。

这本书分上下两册,草缨的译本字数是81万字。我从23年9月8号读起,到10.18日读完,读完的一瞬间只觉得这书实在太好看了,根本读不够。紧跟着当天下午又发起第二轮阅读。而这一次阅读则让我自发地有了想要提笔去跟作者互动的冲动。

要知道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点画圈记的阅读习惯。虽然一直知道这个习惯很好但就是做不到。(其实是有一种刻意保持书面整洁的心理在作怪,就是很不舍得涂画、生怕破坏它。)可是,从第二遍读安娜起,第一页我就忍不住想去“破坏”它,甚至在笔触连接纸张的瞬间,竟然有了一种与大师建立链接的“通灵”之感。然后就彻底放开了,于是,在后面的书中会经常看到这种恣意的放肆画面。

而这一举动,又自然而然地带我进入到了阅读的第三个阶段——攀登高峰,尝试与作者隔空对话。

这也让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原来在读书和读书之间,真的有很大不同。自己这些年怎么这么笨,好像才开始学会阅读。

至此,我知道了真正的阅读该有的状态该是怎样。那是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机会,也是与书中角色对话的机会。当然,除了对话以外,还能近身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及时记录和大胆尝试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包括记录他独特的风格特点,还有那些让你完全想不到的一些呈现手法等等。

读托翁的书,是兴奋和幸福感并存的。除了深深地赞叹之外,也会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这种深刻的阅读体验无异于是又一次难得的机会——是近距离跟文坛泰斗近身学习的机会。

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我们有幸获得了一张听世界顶级音乐巨匠的演唱会门票,人头攒动中,你不仅看到了大师表演的风采,还被幸运地抽到了上台和大师一起互动的机会。你懵懵懂懂地来到大师身边,他却跟你说:“小家伙,喜欢听我唱歌对吗?那我唱一句,你跟我学一句好不好?”…….可以想像,那场景该让人多激动、多兴奋,多珍惜。

对,这就是我第二次读《安娜.卡列尼娜》时的体会。

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读大部头书籍,尤其是不了解的国外作家,面对名字众多又很长的外文著作,靠一腔孤勇去硬闯出一条道路,固然行得通,也很有勇气。但其实是可以借助一些小技巧来让自己走得不那么辛苦的。

比如,我读安娜到一半的时候,无意中在网上搜到了资源,借助影视作品可以先入为主地让众多角色都有了脸面,对整个故事情节也有清晰了解。然后在回过头来去仔细阅读书籍,那进入状态的感觉会来得飞快。(有点像之前读《人世间》和《白鹿原》的一些体验。)

《安娜.卡列尼娜》我第二次读完了整本上册,也就是说这本80万字的书,我读到第120万字的时候才觉得过了瘾,才舍得暂时将它放一放。那是因为我对托翁的敬仰与爱慕之情让我按捺不住想要继续朝前赶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他更多的书籍,于是又有了后面的新征程。

2023年11月14日,我给自己做了节点记录。正式开始读之前觉得离我很遥远的更高的山峰——《战争与和平》。

如果说这套书500多个人物角色,110万字的长度都可以克服的话,那宏大的战争题材,纷繁复杂、至今都存在巨大争议的历史事件其实是我的最大障碍。即使现在读完了,关于战争部分的讲述我理解的还是磕磕绊绊,但是做到了完整地阅读,对现阶段的自己还是基本满意的。

还是忍不住想简单地说一下托翁。只是实在觉得自己太过渺小,没有任何立场去评说大师。可是读完作品后兴奋、想沟通的分享情绪实在太盛,请允许我在此把自己认为可能对写作有帮助的一点儿总结做个简单的陈述。如果有哪里说的不好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首先,他的文字是极致细腻的。场景呈现出来的画面效果除了能让人感觉到身临其境以外,你甚至会坚信,这些故事不是他写的,而是他亲身经历过的。否则他不可能写出那么极致细腻又过分深刻的场景和感受;嗯,这是我不止一次的阅读体验。虽然查资料说,他出身贵族、也当过炮兵,对一些场景事件不排除亲身经历的可能,但他的细致是通篇的,无一例外的。因此,我还是相信是他超然的写作功力使然。

其次,他是有着极大诚意并且有足够能力去对每个角色都能给予关照的。

说极大诚意,是因为通过阅读,你确实能感受得到他对笔下的每个角色都写得非常认真,哪怕是一闪而过的小兵,他都没有一带而过的含糊对待。要么是从高矮胖瘦上写、要么是从面目表情或心理活动上写,这样的效果就是每个出场的角色都是鲜活的。

好像你从他们身边经过,只要你想驻足细看,你是能够看到每个角色的脸的,并且他做到了角色之间各有区别。你可以承认自己的记性不好,但绝不能怀疑是他记性不好,把里边的人塑造成了雷同脸,让人不自觉地产生脸盲和茫然。对,这就是形象鲜明,也是笔力深厚和拥有巨大精力的体现。

是的,他做到了。整部书里500多个人物,500多个形象都鲜活……

更有意思的是,不光是对人,哪怕是对待动物,像卡列宁身边的猎犬或者娜塔莎打猎时捕获的那匹老狼,他都生动地给出了它们的状态、外貌特征以及心理活动。对的,狼和猎犬都有心理活动。

这会让人忍不住赞叹:他的灵魂是多么地有趣!你还能感觉到,他对每个生命都给予了极大的尊重!所以,是真的心悦诚服。知道了古今中外写作的人那么多,为什么称他是文学泰斗。

(事实上,我尝试着猜想——他也一定是有着极大精力和活跃思想的,不然不会有82岁时还选择离家出走,最后病死在小城车站的人生结局。因为此部分与写作无关,纯八卦,不做展开。)

第三,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究始终保持着不懈的热情并且始终赋予行动。

世代贵族、生来就有万亩良田和无数家仆的他一直在用行动进行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对功名的追求、爱情的追求、财富的追求还是什么别的永垂不朽?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以及死亡之后到底能留下什么?等等,在文字中,你是能够读出他的态度和思考的。(诚如外界所说,他的思考该是上帝才有的思考?就这么一句,就问你们好不好奇?!反正我很好奇,好奇死了!)

而这些恰是我们在写作中常常为之苦恼和想要探索的——到底该如何让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更有深度和意义?

为此,我真的很想说,去阅读吧,去广泛的阅读,去攀登高峰一样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会遇见我们想要的答案。

总之,托翁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这里我就不再不自量力地过多解读了。表达的妙处有时候恰恰在于它的妙不可言,与大家共勉~

这里再分享一下在网上看到的两段话:

“有的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这个人的骄傲;有的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这个奖的骄傲。”

文学界一直有一种说法——如果把俄国文学看作是青藏高原,那托翁和陀氏的作品就该是珠穆朗玛。如果托翁的作品能代表俄国作品广度的话,那陀氏的作品代表的就是俄国作品的深度。

读完他们的作品,对以上两句话我表示不能再赞同。

在读托翁作品的过程中,我自然而然会想要继续了解另一个泰斗级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所以,就有了现阶段的阅读。目前已经读完了《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嗯,这是一边读,一边在心中不断地肯定上面两句话的过程。

读他们的作品,我会有一种心理——即使自己这辈子都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但起码要见识一下什么是最高峰。并且在这种心理的不断鼓动下有了进一步探求他们的成长经历和通读他们作品的心理,这是一种心甘情愿并且乐在其中的心理,是愿意在阅读之路上不断地攀登的心理。

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我会把精力放在阅读俄国文学作品上。这也是我近期的阅读计划。

尾声:

我理解的写作是每一位写作者对这个世界既委婉又直接的独特表达。通过阅读你的文字,大家是能够了解到写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要传递的是怎样的信息和思考的。

大家也都知道,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同样认知也决定了一个人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广度和深度。想要呈现出好的作品,有意义的作品,需要我们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我想这也是我们愿意不断阅读、坚持并以热爱的状态奔跑在这条路上最原始的动力。

阅读这条道路,我起步很晚且又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讲还很笨,但我想我可能还算有一点勤奋和探索精神,希望以后的自己也能在阅读这条特殊的精神大路上持续不断地奔跑下去。

以上,是我这两年在阅读上的一些盘点和感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去一点启发。

最后再分享一句前两天才看到的迟子建老师的话,她说:“一个作家能否走到底,拼的不是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占有什么样的素材,而是精神世界的韧性、广度和深度。”非常认可,在此借花献佛送给大家。

最后我想说,世间书籍不计其数多,要拜访的老师、要爬的山峰同样很多,幸好途中遇见你们,那未来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一起结伴而行、共同努力吧——加油啦,读书人!

感谢倾听。


作业部分

注:本课时作业截止时间2024年4月18日的23:59。在评论区用学号开头提交,如:【0800】习作或者习作链接。本课时作业完成方可参评满勤奖。

作业要求

务必求真,有感而发,字数不限。

1)自己一段时间的书单梳理。时间轴随意,给自己做读书复盘以及下一阶段读书计划。

2)能力提升题(选做):聊一聊你的文学偶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9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28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54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48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71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32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93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34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7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87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46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7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7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34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7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41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