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的后记这样写道:“他们喜欢那些从绝望中生长出来的希望,喜欢那些坚持而不放弃温暖的主人公…一个个人名,一场场欢乐,一段段哭泣…我们电影里见”
这本书里的故事,从出版,就预见了荧幕上的电影。是的,这或许不是终点,只是个开始。从微博上33个小故事,到被转发200万次,再到出版成册,然后在荧幕上碰面。
他出发时的念头难道就是去做电影么?我想不是的。只是不经意的把一次次感动,无论是亲身经历,又或者是听到的,记录成文。而活着的文字是有生命的,他们会自己跃动于观众的面前,用你想象不到的方式,走进你的心里。
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想象中的作者应该是位知性美女,名字和他的文字,都像诗一样。可是读着读着就翻起了百度百科,南大才子,编剧作曲写文章都是好手,才华洋溢的端都端不住。
所以这条路是不是这样的:他在生活里遇上了感动,刚巧会写文字,于是记录下来。故事被周围做电影,媒体的朋友看到,于是鼓励写成剧本,一次次修改,练成了编剧的本事。要么是找到了投资客,要么是众筹到了资金,还是一帮有兴趣的人自掏腰包?然后尝试着在屏幕上演绎书里的故事,日渐成熟…
我不喜欢这个标题,因为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标题,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然后呢?奥,你原来只是个过客。我把我的全世界都给你看过,最后还是没有和你走到一起。你说你的世界又何尝没有被我看过?天呐,说起公平,哪有彻底的公平,两个人的世界里更谈不上公平,不知从何时起,你双眼里流露出来的空洞和乏味,已经知道了结局。
而有个词叫做“不甘心”,于是一个人消失,另一个人寻找。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消失,为了逃避?为了开始?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寻找,为了答案?为了挽留?像云追风万里,不知所起…如果注定要路过,那如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你,不要也罢…
书中的故事多是忧伤的故事,拒绝、分手、离婚,人们都天各一方,游荡在各个城市,孤独的买醉者;表白、初恋、温暖、争吵、放手,到怀念,新生,每个故事都跨度一段长长的时间,那经历起伏波折的故事,走到一个幸福的结局最能惹人的眼泪;那开头美好,结局落得惨淡收场的故事最能给人以想象。故事中也有让人欢乐的句子,可越是欢乐,那背后越是埋藏着深不见底的悲痛。
我想作者应该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不知道经历怎样的人生阅历,才会去书写这样的故事。而观众们恰恰喜欢这样绝望的故事,似乎每个人的天性里都装着脾气,开始的幸福,你说是因为年轻,或者冲动,不知道去珍惜,在分分合合的痛苦浇灌的成长之后,才懂得来之不易的相守。
有时会发现一些情节转折的略显突兀,就像电影里的灰姑娘为心中的王子义无反顾的付出,或者是男主人公意外的受伤离世。感情的世界里永远也找不出原因,那是一个没有逻辑的地方,理性在这里找不到落脚点,于是难免会听到一些人的较真,可是无法忽略的是,这温暖的故事带给每个人的感动。捧起书,就忍不住湿了眼眶…
我猜书中的故事多数发生在南京,荧幕上被搬到了重庆。一个水乡,一个山城,不过被一条长长的河连在了一起。上游住着一个姑娘,常常在河里放纸船;下游有一个郎少,看到纸船就会放起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