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一剪梅·赋处静以梅花枝见赠
吴文英
老色频生玉镜尘。雪澹春姿,越看精神。溪桥人去几黄昏。流水冷冷,都是啼痕。 烟雨轻寒暮掩门。萼绿灯前,酒带香温。风情谁道不因春。春到一分,花瘦一分。
诗词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周邦彦《片玉词》中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故名。调见周邦彦《片玉词》。又名"腊梅香""玉簟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四平韵。也有五十八、五十九字体。此词为六十字格。
处静:即吴文英的兄弟翁元龙,字时可,号处静。
诗词赏析
这首词上片由眼前处静赠送的梅枝,联想到折枝之处的煞风景;下片抒写词人观赏折来的梅花枝所生发的感慨。
在上片中,词人先为我们描述梅花的样貌,“老色频生玉镜尘”这里的老色我们可以理解为词人年事已高,词人容颜衰老,以至于不敢照镜子,因此镜子如同一个摆设,放在那里都落上了灰尘。随后又说道“雪澹春姿,越看精神。”刚下过雪之后的梅花,却是姿态昂扬,颇具其精气神。这里词人用自己与花对比。“溪桥人去几黄昏”我们这里且看题目的副标题为《赋处静以梅花枝见赠》,明显可以看出这首词是其兄弟赠送给词人的梅花枝,词人于黄昏在桥上与其弟分别。“流水冷冷,都是啼痕。”桥下的溪水本是梅花应该生长的地方,却被你折来送给我,唉,想想都伤心啊。
下片则写词人看到被送来的梅花枝,触景生情,感慨万分。“烟雨轻寒暮掩门”这句描写词人赏梅时的外景,即是下着朦胧的细雨,有些许的冷,傍晚的时候词人将门关起来欣赏。“萼绿灯前,酒带香温。”这两句词人则将视线由外转入屋内,词人热一壶酒,放在桌前,点上蜡烛,欣赏梅花,这里的“萼绿”则是运用典故,词人在灯前赏梅饮酒,因此把梅花枝比为含情而立的仙女萼绿华。“风情谁道不因春。春到一分,花瘦一分。”梅花是在冬天开,因此词人将梅花看作送春的使者,故而最后两句说道春天近一分,梅花就消瘦一分。
作者简介
吴文英,宋代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绍定(宋理宗年号,1228-1233)中入苏州仓幕。曾任吴濳浙东安抚使幕僚,复为荣王府门客。出入贾似道、史宅之(史弥远之子)之门。知音律,能自度曲。词名极重,以绵丽为尚,思深语丽,多从李贺诗中来。有《梦窗甲乙丙丁稿》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