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科技创新、统一战线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时,多次以“重要法宝”为喻,深刻阐明蕴涵其中的核心本质、精髓要义和成功奥秘。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系统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攻坚克难、应对风险挑战的思想武器,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寻找科学方法、积累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二部分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题,全面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深入阐发了“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并对继续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应当遵循的“六个坚持”进行了系统论述,闪耀着哲学思想的光芒。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一个光辉范例。
共产党人要有着鲜明的人民立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具有丰富含义。“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坚持真理性与创新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原创性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新高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杰出的实践性、历史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另一方面,我们要反对教条主义,不是要背诵和重复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是把它们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