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有的性侵受害者依旧行走在艰难的维权道路上,有的额受害者被压制发声被拘留,有的受害者以死来向这个世界表达夙愿“我们不应该被这样对待啊。”
而林奕含以骨为架,以筋为弦,奏了一曲一往无回的哀歌,字字啼血,声声竭力,没有下一首,不会再有下一次,一次之后,就只剩下死亡留下的无限深思和无限寂静。
小说里频繁使用比喻,生动又残忍。
让我不住感慨,文字是创作的一种载体,比喻是其中的一种手法,林奕含与我们的区别在使用的手法上差别如此之大,我们是笨拙迟钝的甲壳虫,龟缩一隅,安然自得,使用起来只是反复的模仿和重复。而林奕含,她被迫在阳光下爬行,被暴晒被戳刺,她那么敏感那么脆弱,让我想起石川啄木的形容“他是没了皮肤站在风中的人啊”,敏感是我们的上百倍,痛感也是我们的上百倍。每一句充满了灵性的话背后都是切身之痛的代价,像小美人鱼用声音换来双腿,但依旧要接受每走一步带来的煎熬,对林奕含而言,也许每一字每一句的写作和流传也都是煎熬。
思琪让我心痛,毛毛让我心酸。他们都是在乞求爱的人啊,但小思琪却一脚踏入深渊,目睹太阳的背面,难以与痛苦达成和解。毛毛对伊纹的爱太纯净和通透了。毛毛是小说中少有的甚至是唯一的男性角色。没有任何背面的塑造,也许这个人物的存在本身就是林奕含刻意塑造的向往。阅读过程中几度因为李国华的所作所为而气到丢书,但再拾起看到毛毛对伊纹的爱又是一阵心软,世间是需要这样的爱的,强大又温柔,可以稍稍平息一部分世界的残忍。
我也会思考书中三个女性角色是不是林奕含对自己的某种角色拆分,思琪是那个被塞入阴暗角落走不出阴影的自己,怡婷是普通顺遂的自己,而伊纹则是她想象中长大的自己,终是不幸终是遭遇,哪怕有爱也抵不过原始冲动的最,但她始终还是有希冀吧,所以在对未来的绝望中又放入了一点光,让毛毛来爱她。
这本书,才气太盛,甚至让我觉得林奕含真的完全做好了写完一切,挥霍完所有利器,倾倒所有不堪,不管不顾之后,就是离去,和世界说再见。
我也会想,盛和四究竟哪一个快活些?但事实上,从来没有人能给出关于“死”的确切答案,死永远都像句号,是一切一切的句号,在此之后余留的只是“未知”。
很有一种躲藏的意味,也有一种呼救的感觉。
话语本能在美女面前膨胀,像阳具一样。
五官站在微笑的悬崖,再一步就要跌出声笑
壮丽的高潮,史诗的诱奸,伟大的科学主义
思琪第一次发现老师的声音跟颜楷一样筋肉分明,捺在她身上
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