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按着上中下焦的顺序来尝药的,但这次预习时我给我的案主开了几味我没尝过的且不熟悉的药,于是临时改变方向,我想先把那几味药尝一尝。
其中一味是菟丝子。
这味药我是从尝药清单里面选的,清单里收涩下焦的药有三种,山茱萸初尝的印象不好,明明说是收涩下焦的药,喝完我却睡不好。杜仲没尝过,但听名字,似乎挺厉害的。
而我的案主,一个我一看就很喜欢的漂亮婆婆,我觉得不该给她过重的药,菟丝子这名字听起来就很轻灵,所以我就用了。
今天尝药把它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种植物的种子,闻着似乎有股干益母草的味道。
泡上,开煮。
水开了之后,顿时觉得房间里飘着一股淡淡的甜丝丝的味道。
看汤色:黄色。种子像发了芽似的吐出卷卷的小白牙,很好看。
闻味道:嗯,煮成汤之后倒闻不出什么味儿了,很淡。
端着那杯黄菟丝子汤,心里忍不住猜想,应该是甜的。
果然,一入口,眉眼就笑开了,真好喝!甘甜、清、润,忍不住连喝了两杯,打了两个嗝。之后,身体似乎没有特别的反应。
不过这时我开始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植物的种子。昨天E3组里的倩倩还很惊奇地说,是不是因为尝了菟丝子,她的舌底的颜色变浅了。而素素也自称她觉得菟丝子是很神奇的药。那么它的原身到底是什么?于是找度娘看照片。
什么,竟然是它!怎么会是它?真的是它吗?
不行,我得去验明正身!
三轮电动车上,带着我一双儿女直奔前段时间我见过那种草的地方。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太阳依然热情不减,晒得皮肤发烫。
但到达目的地后,寻遍整条路边也不见那草的踪影。无奈只好杀向另一处以前见过它的地方,但依然寻觅不得。
那一刻,心里不免暗自悲叹,农药啊农药,很多草药早晚毁在你手里!
傍晚爱人下班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忍着舍不得喝完的一口菟丝子汤倒给爱人尝。
尝完,再卖关子地让他猜那是什么。他当然猜不出来!这时我亮出照片,再无奈地告诉他,我寻遍村头村尾都找不着这草了。然后特别特别强调菟丝子的功效(在外行人那儿,最好直接上功效,别跟他提什么四气五味)。未了,嘱咐他要是见着了,一定要告诉我。
然后,奇迹出现了!
不到半个钟的时间,我的电话响了,是去稻田巡视的爱人打来的,他说他在田头发现了一小丛菟丝草。
已近黄昏,正是做饭的点。然我二话不说,直奔现场,摇摇晃晃地踩过软塌塌的田埂,来到菟丝草旁。
拍照那是一定的,还有就是顺手带点回去让它重新长在自家门口。
是的,之前,我家门口就有它,但那时它是农人的最恨,因为它是一种附生植物,无根无叶,是附在其它绿色植物之上依靠吸收其它植物的营养而活,而且蔓延得特别快。农人见了是除之而后快的!
但,这次,爱人没有阻止我。回家后先告诉家婆不能把它弄死咯,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上功效,再把锅底剩的一点点菟丝子汤滴下来,端给家婆尝。
如此,菟丝草在我家门口应该可以安家了,心里忍不住期待收成的那一天。
总结:
四气五味:平、甘
开阖升降:只能感受到降到肚子有种润的感觉,下焦部位还感觉不到。
三焦气血:这部分还没有真实的体会。
厚薄、清浊、刚柔、走守、缓急:薄、清、柔、守,似乎走得还挺快,喝完很快就打嗝了。
尝完药后,我把给案主开的方子稍稍改了一下,原本用6g的菟丝子我改成了10g。那么润的药,给案主多阖一阖,补一补,也许能让她的睡眠得到改善。
唉,多希望自己身体这部仪器再精微一点呀,如此感受就能精确些,但这也急不来,现在已经有意识去训练就是好的开始。
那么我作业中的判断如何呢,嘿嘿,开始期待李辛老师晚上的课了!而且在更仔细地回听上一节课时,我发现自己还有许多的不足,也就是我看到了自己可以进步的空间,这种学习真使人快乐!
备注:后来翻到,原来菟丝子被发现还有一个传说呢。心里真的很感叹人类的智慧和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