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从哪里来?
作家的写作灵感、产品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才思如泉涌吗?
看到一篇文章中提到:“灵感是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之后,突然获得问题解决的一种思维状态。灵感思维具有高度的创造力量,它使你骤然挣脱陈腐观念而产生新颖的设想。”
有很多作家和从事设计工作的人都有类似的观点:灵感从来都会从天而降,也不会从你的脑海里跳出来,它是创造者长期辛苦劳动的结果,是长时间积累、思考后,在某个瞬间新想法突然的迸发。
《写出我心》一书的作者在提到作家如何写出好的作品时提到了一个特别的概念:“堆肥”。
作家要保持每天自由的书写,不去思考文字是不是完美,就是一直不停地写,随心而发的把自己当下的感受、想法等任何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写下来。这些文字可能永远都不会发表,回头看有时也会觉得是一堆废物。但是,它们就是好作品的肥料,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就会慢慢发酵,最终形成好的作品。
她曾经写过很多篇关于父亲离世的文章,都不满意。但是,她就是一直在这个素材上不断地写,突然有一天创作的灵感迸发,一篇让她非常满意的文章就在通过笔尖跃然纸上。
“堆肥”就是为自己的灵感积累素材,为自己的灵感迸发创造条件。
为了写一篇好文章,创造一个新产品,我们是否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我们是否经历过冥思苦想后找不到答案的痛苦?我们是否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度地探索它的边际?
回到爱迪生对天才的定义:“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来的重要。”
天才=99%汗水+1%灵感
有人说:成功永远属于那些从不放弃的人。失败是那些付出了99%的努力而没有坚持再付出最后的1%。
如此说来,我们之所以没有成为天才,就是没有坚持到最后,没有等到灵感的迸发就放弃了。
“坚持” 在成为天才或者跨界的路上扮演了什么角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