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开始,我参加了一个训练营,到现在经历了三期。
从最开始的学员,到后来的班长,再到现在的连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做学员的时候,作业难时间长,天天受虐,感觉每天都是极限;
做班长的时候,不仅要写好作业,还要做运营工作,感觉每天也是极限;
做连长的时候,不仅要做班长的事,还有连长特有的任务,感觉每天也都是极限。
每次我以为到极限了,其实都不是极限,逼一逼还可以再进一步。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天我就跟你分享一下得到的思考。
01
引入竞争机制,挖出剩余潜力
吴晓波频道《十年二十人》中有一段采访刘强东的对话。
“从开小店卖VCD开始,到今天这个局面,你如果回过头来看,有什么经验教训吗?”
“如果回过头,假如你让我从十几年前从新开始创业,我一定会在三方面更加强自己。第一就是我要更拼命一点。”
“更拼命???你还不够拼啊???”
“我觉得我应该还可以更拼一点。”
还可以更拼一点,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心声。
比如我经常就会想,高考之前其实我可以再努力一点,对自己再狠一点。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
大多数人回头望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用尽全力,总还有挖掘的空间,是一个常态。
即大多数人感觉到的极限是存有余地的。
你每天都加班熬夜,抱怨着睡眠不足,晚上再挤时间线上学习,感觉已经到了极限。
但仔细算算,其实真正工作的时间不过10个小时,剩下的时间你是在刷朋友圈,刷抖音,或者抱怨中度过。
你说减肥,每次都告诉自己少吃点油,少吃点碳水化合物,少吃点零食,每次你都觉得到了极限。
但仔细想想,好像可以完全不放油,好像可以只吃吃粗粮,好像那点因为嘴馋而吃的零食可以不吃。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的极限,其实远不是极限。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逼迫自己是一个反人性的行为。
那怎么改善这种矛盾呢?
引入竞争机制。
刘润曾分享过一个微软的案例
微软为员工提供午餐和晚餐,午餐吃饭的人数一般比晚餐要多,所以午餐供应商的利润更高。
但有时候,午餐做的很糟糕。
怎么办?
派人和他说不要偷工减料,盯着他好好做? 隔一段时间换个大厨? 要求他们更新菜谱?
微软都没用,他们想出了一个制度:
1. 选 2 家供应商,一家提供午饭、另一家提供晚饭;
2. 每 3 个月做满意度调查,是喜欢午饭还是晚饭?
3. 如果喜欢晚饭的多,午饭、晚饭供应商交换;
4. 如果连续 6 个月,午餐都胜出的话,更换晚饭供应商。
自从这个制度开始实施,那些表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的供应商,很快就能提供比原来好得多得多的服务。
你看,竞争机制更能将人逼出全力,更能挖掘出剩余潜力。
我们可以怎样引入竞争机制,挖掘剩余潜力呢?可以从两点入手:
1.外部竞争
横向竞争,是一种很容易出效果的外部刺激方案。
在训练营里面,有一群同学他们的作业会改三遍、四遍甚至六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精选作业。
其实在每一次修改,他们都说尽力了,但是只要修改后没得到精选,他会一直改,一直缠着助教问。
我和几个这样的小伙伴交流过,发现他们之所以可以这样一次次的去突破之前的极限,是因为他们不想比别人差。
在我做班长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感觉,每次觉得自己的作业,或者运营已经用尽了全力,但是当看到别人的成绩时,会情不自禁的想去做得更好。
横向对比能挤压出打破极限的动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外部刺激带来的竞争,使人产生了一种痛苦。
一种为什么我做不到的痛苦,一种我可以做得更好的痛苦。
外部竞争所产生的痛苦会一直逼迫着你不断挖掘剩余潜力。
2.内部竞争
自己跟自己竞争,是一种优质的竞争策略。
我在训练营创下了一个新的纪录——加精作业20次。
我每次加精之后,都会告诉自己下一次也一定要加精,所以我就会仔细看作业小贴士,仔细看作业要求,反复打磨写好的作业。
有时候,一份作业会花费4、5个小时,甚至更久。
这种自己跟自己竞争的模式一直推动着我,每一次都做到最优,每一次的都做到最好。
自己与自己竞争的策略,也经常被一些企业策略采用:
微信与QQ是马化腾的内部竞争;
红米与小米是雷军的内部竞争;
oppo与vivo是段永平的内部竞争
…….
其实,平时做事也是这样,不要以为自己到达了极限,真正的极限还差得远,有时候你以为的极限,不过是被自己的想象放大了。
02
调整工作习惯,做高效的自己
我从8月份开始在训练营做班长,同时还要写文章冲头条号的原创标,还有一份自己的工作。
所以那段时间我特别忙,除了睡觉要么是在看手机,要么是在看电脑,大脑一直都在转,更别提看电影,看小说之类的娱乐活动。
更痛苦的是,每天晚上都要熬夜更文到1点,甚至2点,为了保持自己的输出每天早上要六点半起床码字。
刚开始还能勉强拼五六天,直到负面情绪积压的极点,全身无力连饭都不想吃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
然后,我跟一个我很尊敬的大咖聊了当时的情况,根据他的建议,我做了调整。
1消除睡眠8小时的误区
在阅读完大咖推荐的《睡眠革命》后,我明白了是自己的睡眠认知有问题。
8小时睡眠是个误区,最科学的是按1.5小时的整数倍休息;另外利用好日间休息会有助于减少熬夜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时长最好20到40分钟。
于是我做出睡眠调整。
每晚睡4.5个小时或者6个小时;午间休息20到40分钟;另外视前一天晚上睡眠时间,下午五六点补睡30分钟左右。
按照这个方法调整之后,我白天的精力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有时候熬夜写文章到两点,第二天就六点半起床,中午的时候睡半个小时,依然精力充沛。
剔除睡觉必须8小时这个认知之,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因此我熬夜不再有心理负担;而且可用的时间也因为睡眠时间的调整而变多了。
睡眠管理是大咖给的精力管理策略中的一部分,其余的还有情绪能量和意志能量,我把我的思考写在了《罗振宇力荐《精力管理》:真正决定你生活层次的,是管理好精力》中。
感兴趣,你可以去看看。
2深度工作的利用
在以结果导向为窗口的时代,做好任务的分配可以合理利用好精力。
电脑之所以能够进行多窗口作业,是因为它的CPU在时间线上被切成了很小的块,然后均匀地分配给每个任务,从而实现了多线程运行。
这给我的启发是,社群运营工作是可以镶嵌在时间线上的。
除了重大活动除外,日常的运营工作,我可以每隔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再到群里处理出现的问题,剩下的时间,可以码字,或者处理其他事。
这样调配后,每个时间段专心做一件事,焦虑逐渐减少,工作质量变高,然后那周我拿到了优秀班长,那个月结束后,拿到了头条原创标。
自由切换任务,有个很重要的前提是能够很快进入深度工作。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切换任务之后,能够迅速全身心的工作。
《深度工作》这本书中,介绍了1种适合普通人的深度哲学——节奏哲学。
它是指有计划地在日常安排中,巧妙设计深度工作的版块。
比如你早起,用2个小时码字,或者学习英语。
我在社群运营中就套用了这种哲学,每天7点到9点这两个小时重点处理社群工作,而10点到中午12点,我可以切换到其他任务,以此类推。
后来我咨询过一些做运营的高手,他们都比较推崇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很灵活,可以随时调整。
调整工作习惯,其实是思维模型的改变,一个是精力管理的思维模型,一个是深度工作的思维模型。
03
相信努力的意义,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有部电影叫《荒岛余生》,讲的是一个空难幸存者在岛上生活了十余年,经历无数次失败后重返大陆地的故事。
整个故事中,他经历了信心满满,无能为力,放手一搏三个阶段。
这让我想起了努力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发现自己要努力;
第二重,发现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无能为力;
第三重,明知道有些事情,再怎么努力可能都无能为力,还是会奋力争取。
我参加训练营,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写作技巧。
但我逐渐发现,写作技巧不是这么容易达成的,不是每个人都能靠写作逆袭,因为码字需要持久且痛苦的磨练和成长。
它涉及到了阅历、见识、认知、思考,自律和坚持其实只是最基本的东西。
我渐渐意识到,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不可能达到我想要的。
但我依然毫不留情的逼自己去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渐渐的,除了写作水平上升,我还得到了其他宝贵的东西。
认识了好几个有趣的灵魂;打开了做自媒体的大门,并开始了变现;获得了一部分人的认可;链接到一些高段位的写手,这是我努力之前没想到过的。
努力的第三重境界的意义就在于此,当你奋力争取的时候,能不能到达目的不一定,但你一定会有其他的收获。
正如有句话说的一样,相信过程。
其实说到这你有没有发现,我的这3个思考,其实是3个思维模型的完善和纠偏:
完善竞争思维模型,不断挖掘自己的剩余潜力;
剔除精力管理思维模型的误区,补充深度工作思维模型的盲区,做高效的自己;
纠正对努力的认知思维模型,正确理解努力的意义,摆正做事的态度。
李善友说: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比起学习更多的知识,完善和纠正思维模型,显得更加重要。
来源 | 斜杠文山(ID :wshanshiwo)
作者:文山,一个死磕自己的90后,专注于个人成长,有时荒腔走板的侃侃新闻,聊聊人生,不毒舌也不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