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身处盛世之春,自当不负韶华,值此奋进之际,更应挥汗如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筑牢信仰之基、砥砺奋进之志、怀揣赤诚之心,在改革浪潮中勇立潮头,在时代征程中书写华章。
筑牢“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仰之基,恪守“对党忠诚、矢志不渝”的承诺,书写全面深化改革“信仰篇章”。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牢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信念,加强政治历练。讲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讲党性。要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坚强党性,在复杂斗争中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两个确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把各项科学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讲政治是具体的。要强化理论武装,注重真抓实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明辨是非、看清本质;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深悟思想、明晰要义;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狠抓落实、干在实处。讲政治必须严以律己。坚持自律自省自警,坚守廉政自觉,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砥砺“重任千钧再奋蹄”的奋进之志,挺膺“学思践悟、细照笃行”的身姿,书写全面深化改革“奋进篇章”。非学无以广才。当今世界,新事物如雨后春笋,新矛盾如藤蔓交织,新知如潮涌至,既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干部个人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勤学习”是提升干部能力素养的根本途径。党员干部要常学常悟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分析和解决问题,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不断拓宽思维层次、提升眼界视野。“重实践”是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内在要求。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员干部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作风,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精神,争当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勇做攻坚克难的“急先锋”。“多对照”是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有效方法。克服“本领恐慌”,既要讲究学习方法,主动担当作为,又要善于对标对表,以先进典型为镜,以模范榜样为尺,取长补短,修正完善,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诚之心,遵循“念兹在兹、不负人民”的准则,书写全面深化改革“初心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在百余年奋斗的赓续前行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中,“人民至上”始终不渝。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员干部要时时站稳人民立场,处处把握人民期盼,立足“真”的理念,饱含“情”的关怀,厚植“实”的基因,躬下身子当倾听者,放下架子当亲历者,用真情实意对待群众工作,常怀为民之心,力行务实之举。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方位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大原则,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贯穿改革始终,进一步增强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功成在我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书写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