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周一
给你说个事儿
*“妈,我给你说个事儿。”一进家门,包还没放,鞋还没换,孩子就嚷嚷着,要给我说个事儿。
说事儿,什么事?我的脑子里念头刷刷的闪过。这孩子语气这么正式,难道有啥大事?
我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明显的一紧。迎上前去,“啥事儿,你说吧。”
孩子瞅瞅我,突然扑哧笑了。边笑边把我拉到镜子前,指着镜子里那个人,有些嘲弄道“妈妈,你的表情好严肃呀。”他歪头想了下说,“哦,我明白了,我说给你说个事,你不会以为你孩子在外面惹了事,闯了祸了吧。”
我脸微微红了红,念头被孩子猜中了。
孩子有点生气,哼了一声,“你就不能往好处想,不能想想我要给你说的是好事儿?你就是不相信我!”
还真是,又被孩子点中了我的穴位。我真的是有点消极心态,凡事过于担心紧张。虽然这样的想法让我有谨慎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带来焦虑恐慌。所以,自己也在有意识的调整,有意识的“凡事都往好处想”。看来现在我还处在“后知后觉”中,还得不断练习强化哦。
“嗯,我一听你那么着急那么正式的说要给我说个事儿,我的确有点紧张有点担心,怕你有什么事。”我坦然承认,咽了咽口水,又强调道“我也是重视你,在意你嘛。你看别人的事我有这么紧张么?”(最后这话有了讨好辩解的意味,呵呵)
“好了好了,其实真没啥大事儿,就是周四上围棋课时,想让你给我定份外卖送过去,我不回家吃饭了。中午时间太紧,来回也太热,我想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吃。他们的家长都是给定外卖送过去的。”
孩子说完跑到阳台上投球玩了。
我张张嘴,想说“外卖有什么好吃,姥姥在家做的有饭,订外卖又贵又得担心卫生。人家那是离家远,咱时间来回又够。再说……”话还是忍了忍,没有说出口。算了,孩子也是图新鲜,找归属感。他天天在家吃饭,几乎不吃外卖。围棋班的同学好多家离得远,中午在学校吃了外卖,再玩一会儿。他也想和大家一样,吃吃外卖,玩一玩,找找咱们是一样的一伙的感觉。
好吧,想通了孩子想订外卖的原因,就很容易接受并愿意成全他的体验。只有他体验了在学校吃外卖和在家吃饭的不同,体验了中午和同学玩后下午上课和回家休息会儿上课的不同,以后才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更自由的选择。
*孩子今天这个“给你说个事儿”,我从还没听到事儿时的紧张担心到知道什么事时又想说教,到想通孩子为什么想这样的原因而愿意满足。
我突然发觉,生活也会时不时就会“给你说个事儿”。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也许,放轻松些,不用那么严肃,无需那么恐慌。相信我们自有接事应事的能力,必要时该求助就勇于求助就好。
“给你说个事儿。”
“说吧,尽管说。”
反正天上飘来五个字,“这都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