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
不太合群,喜欢独来独往,却被解读为“高冷”;
不喜欢别人大声呵斥,内心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
同样的事情,别人可能不当回事,可是却像放电影似的在我脑海里反复播放;
嗅觉敏感,不喜欢香水的味道,只喜欢自然的草木花香;
别人的靠近,会让自己猝不及防的紧张;
渴望别人的理解和认同,有点“讨好型人格”,过于追求完美……
我曾以为自己是“小心眼”、“玻璃心”。直到后来读了《高敏感是一种天赋》,才明白:高敏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更是一种独特的天赋。
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提出的“高敏感人群(HSP)”理论中说:“高敏感的人并不是情绪不稳定,而是神经系统更为精细和活跃,他们天生对外界刺激的接收与处理远远高于常人。”
高敏感的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更容易捕捉到别人感知不到的信息。也因为如此,高敏感的人,很容易内耗。
从内耗到开挂,高敏感的人需要5次觉醒。
01 承认感知差异,接纳“高敏感”身份
同样一场雨,有人觉得很诗意,有人却觉得很麻烦。
每个人的内心感知是不同的,而高敏感特质的人,更容易感知美好,也容易体会悲伤。
作家伊尔斯·桑德说:“高敏感者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可以感知到事物细微的差别,并且对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加工。这会导致他们拥有更活跃的想象力和更丰富的内心世界,从外部世界接受和感知到的信息,会触发大脑里面的各种概念想法,并且建立连接。”
当你接纳自己的“高敏感”身份,不再困于“敏感”的标签,承认人的内在感知差异,便迈出了觉醒的第一步。
02学会设立边界,建立情绪护城河
高敏感的人,很容易共情别人。别人稍有不开心的情绪,你就能立马捕捉到,甚至还会反思: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当别人向自己诉苦,你会真的感同身受,似乎要把别人的痛苦全部背负在自己身上。
过度共情别人,并不是好事,很容易消耗自己的情绪能量。
觉醒的第二步,就是学会设立边界,建立自己的情绪护城河,拥有强大的屏蔽别人情绪的能力。
03独立承担内心体验,找回“主体性”
真正的成长是什么?
是你不再寄希望于别人,是你开始对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负责,是你不再追求外界的认可。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说:“当你把自我价值寄托在‘被看见’上时,你就不再是主体,而是客体了。”
什么是主体性?是人在实践中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核心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不怕麻烦,不怕被否定,不怕说错话,不怕别人不高兴。想做的事就去做,不想做就拒绝。
一旦你有了主体性,你才开始真正掌控你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活在别人的要求和期待里。
不再等待外界的认可。
不要把自我价值寄托在“被看见”上。
你就是你自己,你的人生由你负责。
04放下被理解的执念,活出自我
不被理解,是很痛苦的。更大的痛苦在于,费尽心思想要取得别人的理解。
但事实上,我们很难被别人理解。即使你换一个朋友,换一个伴侣,换一种人生,都不会被完全理解。
被别人完全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奢望。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每个人的意识形态、情感构架和生活状态都不同。一个人无法真正理解另一个人的心境,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觉醒的第四步,就是要彻底放下被理解的执念,享受孤独,活出自我。
理解是偶然的领悟,表达才是生命的必然。
05 培养输出型爱好,创作自己的人生
高敏感的人有敏锐的感知力、共情能力和深度思考力,非常适合艺术创作、心理疗愈、研究分析、技术型与自然疗愈等领域。
高敏感的人一旦开悟,内在的能量就会完全释放出来。觉醒的最后一步,是培养输出型爱好,比如写作、拍视频、绘画、摄影……主动地去表达自己,将自己内在的感知通过多种形式“外化”出来,你将获得更大程度的成长。
成长的最大意义,不止在于你学了多少,还在于你“输出”了多少。这些输出的内容,正在一点点丰富你的人生。
因为强大的感知力,我们会为一朵花开而欣喜,也会为一片叶落流泪;我们容易发现他人的优点,也容易感知爱和美好。这些丰富的人生体验,拓宽了生命的厚度。
愿每一个高敏感特质的人,都能接纳自己的敏感特质,学会说“不”,学会拒绝,清晰地界定你的底线。
享受独处,尝试做“无用的事”,给大脑充足的时间处理信息。比如静坐、冥想、发呆放空自己,或者去森林里散步、看看蓝天白云、听听风云变幻、享受美食和音乐……
表达自己。用写作的方式梳理自己的情绪,过滤无用的信息,将专注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感受自己的价值。
愿每一个高敏感的人,都能实现自我的5次觉醒,从困境中破茧而出,活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让敏感成为你独特的天赋,感受内在的力量,像一颗种子破土而出,向美而生!
作者:茶诗花,当当第十一届影响力作家,写作课导师。安般兰若签约作者,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洞见》《十点读书》等千万级大号转载。已出版美文集《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光阴如禅》。新书《零基础学写作》全网热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