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屋场立碑记
攸州大地,钟灵毓秀。翰林屋场,文脉绵长。
昔有贤者刘昌期,字际斯,号可斋,出身攸县香山刘氏。其家族以诗书传家,人才辈出。昌期自幼聪慧,
夙有文名。乾隆年间,虽初考未捷,然其文才已得房师胡公盛赞,府州亦联级力荐。后登嘉庆乙丑科进士,恩赐翰林院检讨,荣耀故里。
其文风典雅,诗词之作,或绘自然之美,如画卷舒展;或抒人生之悟,引深思共鸣。文集中,论述精到,
逻辑严谨,尽显学识深厚。掌教东山书院,诸生敏者速肖,顽钝者奋勉,士习为之一变,皆致力于学古,授经求甚解。
昌期与兄昌明,以孝友著称,砥砺切磋诗文,为子侄树立楷模。家族传承优良家风,如璀璨之星,在岁
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且看家族中,刘希哲以文名世,大学士张治为其作赞文收入攸县志;刘垣为北京东城兵马司指挥使,赠
朝议大夫;大理知府刘伯锦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刘自渭质性纯粹,年少成名且又因侍亲至孝而令人感佩。诸多名人,各展风华,为家族增光添彩。
今立碑于翰林屋场,旨在铭记先辈之功绩,传承家族之文化。愿后人至此,感其智慧之光,悟其品德之
美。以先辈为范,勤勉向学,孝悌传家,秉持清正廉洁、乐善好施之德。在新时代中,续写辉煌,让翰林屋场之精神,永传于世。
铭曰:翰林之光,耀我攸乡。家风传承,源远流长。立碑为志,永念贤良。继往开来,再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