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宫崎骏每次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用精致的画工和唯美的剧情安排,更多的是以一次次惊喜和一次次的感动充盈着人们的心扉。
宫崎骏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部既具有代表性的《哈尔的移动城堡》,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不是《千与千寻》或是《幽灵公主》?
的确,《哈尔的移动城堡》的名声并不比其他同为宫崎骏所作动画电影高,但是其中的一番情趣的设计却让我对其情有独钟。
这部剧场版动画以战争前夜为背景,描述住在小镇的三姐妹,其中的大姐苏菲是位制作帽子的手艺人,但她却因此得罪了女巫,从18岁的少女变成了90岁的老太婆。她惊恐地逃出家里,但又进入了一座带有魔法的移动城堡,她和不能与人相恋但懂魔法的哈尔,谱出了一段战地恋曲,并且和城堡里的其他人一起想办法解开身上的魔咒。
故事情节算不上是跌宕起伏,但是在平淡中,苏菲的经历和与哈尔的爱情故事却在平凡中衍生出不凡。故事情节当然不是首要的,今天我要叙述的是从这部动画电影的人物动作或是语言抑或是神态上,我们能够看出的——关于现实和折射现实的内容,这一点便成为了这部电影最大的“富金矿”。
原本18岁的苏菲与丧夫的母亲和妹妹居住在一起。可以说,苏菲的幼年并不能算得上是幸福,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叹息的。但是在帽子店的生活和工作,使这个18岁的姑娘拥有了自立和自足的能力,这样一种不幸的生活甚至给了她一颗不再畏惧生活和未来的坚韧的心。
在故事中19世纪末欧洲,富豪、贫民参杂混合,也就成为影片中的一条暗线——两国之战的引始者,苏菲这样一个弱小的姑娘在当时的混乱的世界中简直可以忽略不记,但是哈尔与她的一场对于苏菲来说是倒霉的邂逅,却让她在这个世界里变得重要。
这样一个小人物的过去,涵盖着过多静谧和悲伤的故事情节,正是这些铸就了苏菲对于哈尔勇敢的爱,对于战火无畏的表现。
将苏菲与千寻做一下比较,她们身上的共同点很多,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她们往往被注入过多的情节束缚,但是一旦穿插起每个人物的情感、性格和过去,为人处事和个人独有的个性特征,就使她们从画纸上跃然而起,渐渐的走入了我们的心里。
苏菲在《哈尔的移动城堡》这部电影中,所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只是为了让她与哈尔的爱情故事来感动观众,若是如此,这部电影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卖座点。苏菲在故事中更多的是在走一条由出世而又入世的曲折道路。这条路上包含着她个人的苦涩和对于哈尔不能够放手的爱情。
在插图中,作为故事引导者的苏菲,心中怀揣着对于哈尔极端的思念进入了虚无甬道继而走入了哈尔的过去,又回归到关于苏菲的第一段介绍,通过人物的其他心理特征面貌来塑造人物——通过苏菲这个侧面人物,来塑造了哈尔的一个内在形象与外在的帅气相吻合,在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哈尔幼年时代与卡西法的相遇时,我们却又忽视了苏菲的作用。
苏菲在哈尔幼年时期中所表现出的勇敢和无畏是作者对于苏菲的侧面形象塑造,通过像这样一个又一个片段的堆砌,又形成了一个支点来树立苏菲的个人面貌,与此同时,作者也在塑造哈尔的正面形象。
哈尔与苏菲在田野漫步的这一场面的的确确让许多观众惊叹——多美啊!但是苏菲的面容却显得和帅气的哈尔格格不入,无论是电影还是生活中,总是有些毛糙与当时所反映的场景不相称,但却又十分的令人感叹,电影即生活。此时,作者是从哈尔的主观方向我们展示两人爱情的与众不同性,在后面的剧情中,哈尔向敌国军舰使用魔法使其断去电源又表现了哈尔对于人民的责任,他曾经说过自己是个胆小的人,但是在生的大义面前他却本能的表现出勇敢的作为,这对情侣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到此,基本被作者向我们展示的淋漓尽致,后面的剧情中,苏菲对于哈尔勇敢的表白,也都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了。
在这对恋人的爱情关系和性格面貌都已经展示清楚的时候,似乎还缺少些什么——是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态度和对周围人的连接。剧情中,获得自由的卡西法又重新地回到了男女主人公的城堡中,不得不说,卡西法的回归和苏菲、哈尔的感情、对周围事物的态度有着极大且不可开脱的关系。
在令人紧张的战火之后,画面恍然开阔,碧绿的山川和洁白的云朵同样是对于二人感情的承托,并具有隐喻性。
最后是关于结局的故事。
二人站在城堡的边缘相互深情一吻后结束了整部剧目。但是网上许多网友表示,这样过于圆满的结局反而显得平淡无味,《千与千寻》的结尾反而让人感到无尽的联想和回味。
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来说,国人的思想方式是一个“圆”,是符合中国古文化的传统定格方式的。这样的结局使人感到欣慰,在风轻云淡里感受到两人不凡的爱情故事,
不能够否认的是与结局恰恰相反的结尾,不是完整的“圆”,在美丽的白玉上有独具韵味的裂痕。《泰坦尼克号》中的结尾,伴随着络丝对于杰克的回忆,渐渐的在大海深处沉淀,反而更加衬托出二人感情的密不可分。
对于结局我们大可一笑而过,重要的是故事中我们所能得到的感动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