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和麻醉学系名誉教授斯图尔特—哈梅罗夫博士和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提出,我们的灵魂包含在大脑细胞的微管结构中。他们指出,人体濒死体验是微管量子引力效应,这一效应也被称为“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Orch—OR)”,因此,灵魂并不是大脑神经细胞的交互,它们形成宇宙之中。濒死体验中,微管失去它们的量子状态,但是其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它们仅是离开了身体返回宇宙。如果死而复生苏醒过来,量子信息将返回大脑微管,如果没有死而复生,量子信息将离开身体,从而可能模糊地鉴别为灵魂。他们还认为,意识是“量子引力引起的波函数坍缩”。
佛教并不承认有一个衡常不变的灵魂存在。无我、无轮回,那是谁在轮回?谁是轮回的主体?其实,第一义谛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世俗谛看来,也许阿赖耶识可看作是轮回的主体,但这也是方便说而已。
阿赖耶识是迁流变化的,它也不是衡常不变的灵魂。开悟后沒有轮回、没有涅槃。
离开微管的量子信息又是什么?它可编辑吗?如果把它看着是阿赖耶识,编辑岂不坏了因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可写一部科幻与佛学的电影剧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