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0
(《河南程氏遗书·刘元承手编》明道先生曰)问:“神仙之说有诸?”曰:“若说白日飞升之类,则无;若言居山林间,保形炼气,以延年益寿,则有之。譬如一炉火,置之风中则易过,置之密室则难过,有此理也。”
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为阴,其性浊,受生死规律束缚;人的元神为阳,其性清,是永恒不灭的本体。成仙就是阳神脱离阴形,回归清阳之境,而白日(尤其是正午)是天地间阳气最纯粹、最旺盛的时刻,此时飞升可借“天之阳气” 助阳神净化阴浊,避免阴邪干扰,实现纯阳成仙。因此“白日飞升” 是最高级的 “上仙” 境界,而 “夜升” 或 “尸解”则被视为次级成仙。《抱朴子・论仙》:“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白日飞升还意味着光明、公开、无隐匿,与隐秘成仙形成对比,凸显其成仙的真实性与正统性。
另外,太阳是永恒的象征,将飞升与绑定,暗示飞升者将进入与太阳同存的永恒之境。
有人问:神仙的说法可以成立吗?
明道先生说,如果你指的是白日飞升之类的说法,那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指的是幽居山林间,保养身体,通过吐纳导引以通内气,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那是可能的。就像一盆炉火,放在风中,炉火燃烧得快,容易烧尽而灭,而把它放在四周封闭的房间里,则炉火燃烧的慢,持续时间就长。
又问:“扬子言‘圣人不师仙,厥术异也’,圣人能为此等事否?”曰:“此是天地间一贼,若非窃造化之机,安能延年?使圣人肯为,周孔为之矣。”
扬雄《法言》:
或问:人言仙者有诸?子曰:吁!吾闻伏羲、神农没,黄帝、尧、舜徂落而死,文王毕,孔子鲁城之北,独子爱其死乎?非人之所及也。仙亦无益子之汇矣。
或曰:“圣人不师仙,厥术异也。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仙人之于天下,耻一日之不生。”
曰:“生乎!生乎!名生而实死也。”
扬雄认为,长生违背了天地自然造化之规律,这是不可能的。圣人以探求天下事理、教化世人、完善人伦为目标,“耻一物之不知”;而仙人以追求个体长生为核心,“耻一日之不生”。即使有长生之仙人,那也是“名生而实死”。
术,这里指道。
还有人问,扬雄说,圣人不师法仙道,因为圣人的道与仙道不同。但是,如果圣人愿意,他们能修道成仙吗?
明道先生说,修道成仙试图破坏天地造化的规律,因为根据他们的说法,只有窃取得天地造化之玄机,才能获得长生不老。如果这种方法符合圣人之道,周公、孔子早就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