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走下昏暗的食堂台阶,在黄晕的光线下,见一片雪花飘落在眼前,那份惊喜与激动,真是难以言喻。
然而,那时的雪花星星点点的飘落,总不叫人满意。心底里,是很盼着它越下越大的。
在教室里看着学生上早读,眼睛的余光却一直瞄着窗外。玻璃上,满是热气,只在四边有窄窄的缝隙可以隐约窥见外面。雪花已经是成朵的往下落了,渐渐的,越来越稠密,最后,大朵大朵的雪花在风中盘旋、飞舞,竟似一个大大的雪的漩涡。
学生也在关注着窗外,胆大的学生打开了窗户,肆意地盯着外面,小声地议论着。我便索性让他们静静的看个够,只不许大声的说话,免得惊动了领导,连开窗的可能都没有了。那一节早读,大家都在兴奋着,实在没有几个能静下来看书的。毕竟,南京难得下雪,更难得有这样大的雪。
课间,我问学生,为什么我总觉得雪地里少了什么?学生说是少了一群打雪仗的人。我笑笑,觉得似乎是,也似乎不是。
后来,见几只麻雀在雪地上嬉戏,又觉着好像是少了它们。去年的雪景之所以那么印象深刻,就因为雪中见到了它们机灵敏捷的身姿。没有了灵动的生命,一切景物都不够美丽。
短暂的停留后,雪下得更密集了,地上、山坡上、屋顶上、花坛里的小草和矮树上都积了薄薄的一层雪。那花坛里的雪下有深绿的细草和树叶,两者互相映衬,别提多美了。
这时我才明白,我记忆中的雪景,应该有绿叶、有白雪、有灵动的小鸟和顽皮的孩童!那是我孩提时代的经历,一直深深的刻在我记忆的芯片上,日久弥新。
——————200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