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篇献给小说《花开半夏》的主角们
文/玄春
他们初见,夏如画给他取了名字——魏如风。那年她12岁,魏如风不详。
爆炸之时他在现场失踪,生死不明,她被绑架,心如死灰。那年她22岁,魏如风不详。
从人行道经过看到血泊里的她,明明不认识却心里疼了一下,他傻傻的举动令身边的爷爷不解,牵着他离开是非地,她致死没闭上眼,看着他离开的方向,脸上泪痕未干,人渐凉。
这年她终岁26,魏如风不详,却被捡到他的人称作如画。
只有如画两个字才会让他有回应。
故事很悲凉,我却讲不出他们一半的心伤。
我是拒绝看悲剧故事的,怕心脏受不了。
翻开这本书纯属偶然,室友放在床头,我上下床都会见到它,因为我看书爱看序言和后记,也想看看这位作者的开头是怎么吸引人的,所以我打算看看序、后记和开头就放下。
作者九夜茴在后记里讲述了关于此文的灵感来源,一个叫“少年犯罪”的名词让我有了读完这本书的欲望。
可我没能读完这本书,看到一半,正是晚上11点,此时是我情感丰富,想象力爆棚的时间点,也刚好看到男女主决定离开伤心地。
我知道他们是不能成功离开的,魏如风是个很好的打手苗子,还有一个好拿捏的弱点——夏如画。
那群游走在犯罪之地的人,不会轻易让他们离开地狱。
我还预料到,这次走不了,他们面对的,是更狠的情感厮杀和绝望。
大清早起床忍不住往后看了两页,与我的料想重合,匆匆翻到结局,我不由出神,少年人的情爱,在现实面前,难道真的是奢侈吗?
我不太懂情,更不懂爱情,觉得那是有钱人的消遣,是矫情,反正我不会为情所困,没那时间,没那精力,没那心情,更没那胆量。
不屑的实质是害怕。怕我爱的人是渣男,怕我爱的人不爱我,怕我配不上他。
在爱情中,充满了不确定和不确信。
对方的一举一动会拿来慢镜头分解,一言一行被解剖猜测,毋庸置疑,大多是往对方不爱我这个方向猜。
蓦地体会到张爱玲说的爱一个人会让自己低到尘埃里,再从尘埃里开出花开这句话的意思。
一如魏如风的疯狂与执着,为了保护夏如画受制于毒枭大佬,一步步跌入走私犯毒的罪恶深渊。
一如夏如画的怯懦与谨慎,少时被奸,在学校被侮辱乱伦,他对她无私的爱令她承受不住,不轻易对人敞开心扉,只想让他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爱的小心翼翼,猜来猜去,不过是我爱你,想让你过得更好一点儿。
俗套的故事,最令我动容的不是他的们爱情,而是年少种祸。
作者后记里说:我要真切的描绘爱情的被悲恸,命运的无常,人性的的懦弱,法律的桎梏,罪恶的救赎。
我会一直记得,合上书躺下后,眼角有泪控制不住的流,心里就像好几块石头压着喘不过气,脑子里全是对这本书里人物的幻想,我想去改了这个结局。
年少啊,是最单纯的年纪。
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不懂得掩饰。就像一团火,用慢慢的热情探究这个世界,他们义气,他们轻狂,他们用最直接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情绪。
大是大非,大善大恶,都比不过这份年少轻狂。
小到偷人糖果的犯错,大到杀人越货的犯罪。
于这个时期的少年人来说,是别无选择,不分对错。
不羁的男孩子,张扬的女孩子最是吸引人。
他们会幻想自己有一个女孩儿,为保护她而揍人的时候让她看到自己最拉风的一面。
她们会幻想,有一个男孩子拉着自己的手说,护你一世风雨,给你一世欢喜。
因为有你,满心欢喜,披荆斩棘,誓与同行。
但爱情于他们这样的少年,是来不及,是可望不可即。
他们没能成为英雄,她们没等来英雄。
一路走来,我身边出现过很多这样的少男少女,我身处的学校,就有个姑娘因为和男友闹分手而被杀。
如花的年纪,没能开过整个夏天。
我曾经对那些打架逃学的少年人不齿,现在在想,如果当初多给他们一点关爱,会不会没有辍学,没有火拼,没有死亡。
可那时候我,很胆小,也是被欺负的那一类人。
爆发过一次,拿着凳子砸他们,砸掉他们的冷言冷语,砸掉那些被戳中的伤疤。
因为有了那些经历,我对身边的人极为宽容,特别是看到像我曾经的那类人,我会不由自主想到那些被我打的人。
然后告诉正在欺负人的人:胆小的人你不知道他的底线在哪儿,一旦爆发起来更猜不到他下一刻会做出什么,唯有那个让他疯狂的人才能让他停止。
回应我的,是他们不屑一顾地笑。
那就是我的少年时的路,也是现在还有人在走的路。
年少的故事,永远那么像。
年少时的情爱悲欢,来不及曲终人散,跟着时光跌跌撞撞,再无法顾及当时许给某人一世长安的愿望。
年少不懂的情,渐渐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