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一字经典主题写作第14期“真”。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中学时,我经常会问:
为什么会有信宗教的人?那不很明显是假的吗?
为什么会有入传销组织的人?想钱想疯了吧?
为什么有些人要纹身?那么丑,而且有纹身的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为什么要把头发做成奇形怪状的模样?还要把它染成五颜六色的?
为什么读书的时候要看小说谈恋爱?做些没用的事?还浪费学业?
长大后,读了些书,我还是会问:
为什么人要那么苦,拼了命的去赚钱?
村里的人为什么一天到晚那么喜欢八卦别人的事?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打牌,不觉得浪费时间吗?
为什么父母那辈喜欢看苦情剧,年代剧或者家庭伦理剧?这不消耗自己的情绪和时间吗?
明明吸烟有害,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吸?他们都不要命了吗?
追剧,八卦,染头发,纹身,谈恋爱……这些我曾经做过又没做过的事,依然阻止不了我带着偏见和某种评判去看那些“出格”的人。
然而活到现在,将近而立之年,我才察觉,这些现象存在的背后,都有某种合理的原因。
不论你喜不喜欢,也不论你如何去评判和看待它。
存在即合理。
不论是为自己的精神找某种依托,还是将自己打扮成“奇形怪状”的模样,亦或是看起来“过于放纵”的生活,那都是他们体验这个世界的方式,虽形式多样,但都指向一个答案:活出真实的自我。
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生物,人也是其中一类,它们以各种方式生活在地球上,仅仅以浪费时间,评判好坏的心态,去看待这些事和人,只能说自己过于狭隘和自大了。
读了点书,便自以为是的轻易去评判,给人和事打上标签,随意地添加自己的偏见,这是最隐晦也最容易犯的错误,直到这种错误也作用在我自己身上。
为了观念里的“正确”,我开始在自己的生活中不自觉的忍让,压抑自己的本性,不敢去肆意的生活和尝试,以为这样就是看的比别人通透,活得比别人明白,甚至是高人一等。
可恰恰相反,实际上我也过得并不开心,不断的内耗焦虑,有时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走才是正确的,生怕自己摔跤绊跟头,既不想与“瓦砾”为伍,也不想与“庸俗之辈”同流。
我以高道德高标准要求自己,鄙视一切在我看来不遵守道德的人,以追求情绪稳定为目标,万事以和为贵,讲理优先,更是厌恶那些遇到点事就开始趴在地上哭天喊地维权的大妈,也不喜那些把时间都浪费在追剧,家庭,化妆等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在我看来,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实力,用实力说话才是王道,你想要的一切都会有,做其他的事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自己的精力。
可渐渐的,我觉得我活的越来越不像自己,我感觉自己是那个站在高台上,被人架在火架上烤的人,既痛苦又难受,偏偏还下不来。
可今天,当我看到我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情是我以往都嗤之以鼻的老式悲情剧,弟弟自愿捐献自己的骨髓给患白血病的姐姐,最后姐姐的病好了,一家大团圆。看着我妈双眼紧盯电视,伤心的眼泪哗哗的流,前一秒我还在想又是这些老套路俗剧情,这有什么好哭的,都是骗人的,后一秒当我听见电视里懂事的弟弟说的那番话,竟也不自觉红了眼眶。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最近读的一本书里有句话,“该发火就发火,该大笑就大笑……”。
我盯着我妈,看着她哭红的双眼,似乎明白了什么。
原来,活着,就是活出自己本真的模样。
释放情绪,该哭哭,该笑笑,是人最原始和最本真的状态,那些我不喜欢的,觉得浪费时间的事,其实都是人最原始的欲望和真实的自我。
以前觉得别人不过是用你的情绪赚钱,有啥值得看的,但是当你沉浸其中,情绪得到释放,或放声大哭或开怀大笑,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开心和值得的事啊。
我突然发现,我有多久没有沉浸地去看一部电视剧了,有多久没有真情流露过了?又为了所谓的优秀和体面错过了多少有趣的事?
人的情绪那么多,人的生活中会发生那么多事,为什么要为了所谓的正确而把自己框在栏子里,放在架子上烤呢?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本性,只为了别人期待的那个“她”和假装强大的自己?
“该发火就发火,该大笑就大笑……”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几个字,整个人就觉得突然就觉得很轻松。
见天地,见众生,不过是为了见自己,认识自己,爱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发生的事,摒弃偏见,拥有更宽广更包容的心态入世。
世界无他,就赚钱和享乐而已,至于这乐子如何,由你自己定义,如果你真的喜欢,又何惧流言,压抑自己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