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白云兰子陪伴你的第390天
不知不觉,得到已购产品“古典的超级个体”365天分享已经接近尾声,感慨着时光飞逝,感慨着只做到每天听,却没做到记录的遗憾。
早上边跑步边听电子书,偶尔自责一下,古典老师每天分享内容,我不知下了多少决心要摘录整理,方便自己随时翻阅学习,可惜一直都没有实现。一个瞬间,脑子里突然一个念头闪过,想做一件事,什么时候是开始的最佳时间?答案很简单:五年前或现在。
我心里有了主意,脚步慢了下来,双手却忙碌起来。在哪里遗憾就到哪里爬起来。既然古典老师的课程结束了,还有其他老师的课程在陆续推出,就怕优秀老师们的课程听不懂、没时间听,压根不愁没有好课程。
返回“已购”,何帆老师的读书俱乐部第一个跳到了我的眼前。被何老师吸引的理由:一是何老师提出的“打通、加量、进阶”很渴望知道到底是什么,怎么能做到。二是从书单里看到好几本我非常喜欢的书,很想听听何老师如何解读这些书。三是听说何老师每年读300本书。他与书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一本书在候机大楼等待时看完;第二本书在飞机上看完;第三本书回到酒店后读完。这么强的读书量,很想深入了解老师,是何方神圣,能如此速度看书。
或许先免费试听一下再最后选择是否购买。
结果是毫无悬念的,因为一试不可收拾,所以立马购买,满心欢喜放到库存满满的“已购”,成为每天早晨运动时第一个收听的好课程。
随机点击试读,就看到了吸引的句子:
一、跟别人相比,我一样一无所知,但我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是,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而我知道自己无知。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二、最大的智慧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三、一种观念是否正确,跟它是否被大多数人接受,跟相信它的人有多么伟大,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有独立去思考,反复地用理性去推敲,才能让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
反复阅读这些句子,拿起钢笔,认真摘录。记录的过程,慢慢写,慢慢读,慢慢悟。当然记录的过程,也是让心慢下来的一种好办法。非常认同何帆老师的话:读书只是手段,目地为了修行。
期待每天10分钟的听,10分钟的读,10分钟的记,我能达到何帆读书俱乐部发刊词所说:我们一起读书,一年时间,300本经典书,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何帆北大读书俱乐部》,一场说走就走的思想奇幻之旅,整装出发啰!
每天早晨,唤醒我的是一张何老师的笑脸,是一句爽朗的“你好啊,我是何帆。”很亲切,很熟悉,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