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谋略?
谋略就是让事物失衡,从原来的平衡变成不平衡,对不平衡的谋划,从而获得一个想要的结果。
事物的失衡是天性,人本身的漏洞在于选择,从而定义是非,失衡都是漏洞。
修炼,就是弥补漏洞,谋略,就是攻击漏洞。
从这方面来看《道德经》正着看看道德经就是帮助人弥补漏洞,反着看道德经就是告诉你如何谋划。
反者,道之动。
出世与入世
入世涉及到人生观问题,每个人一生想要什么都不同,其所处环境、资源、人脉、能力各不相同,这块能具体写的范围太狭隘了,写了就是给人洗脑,就是道德绑架,就是谋略。
垂贤能帮助的是通过玄学这面镜子,给你找到时机点,以及看命局能否承载,否则皆是徒劳一场。
垂贤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出世论道,入世修行,大多数人都反了,反者,道之动。
只有佛家是出世学问,想跳出轮回,而道家与儒家皆是入世学问。
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其内在的核心都是一样,都是研究自然与人文的本源公式,研究出来了,去解决人生与社会的各种问题,情感、婚姻、职场、财富、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等。
不管如何解答,其本源公式都一样,万法归一。
经常有人问:人生快乐程度与什么有关系?
这里统一回答下,人生快乐程度与修行成正比,纵观宇宙界修行高手有三:佛陀、老子、孔子。
看玄学、儒释道,都是科学观念,而不是迷信,三家都是无神论者,专业攻击有神论的“信仰”,详见上篇《垂贤:弯道超车,你的信仰是什么?》
通过修炼,提高人的思想力,学知识不是为了搞崇拜。
入世与平衡
平衡这件事,最好是佛家,其次是道家,最后是儒家,如果修炼前两者,儒家变成儒术。
老子: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为配天之极。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讲述一种平衡,平衡好了就是智慧,名利权情都是顺带的。
一个人想要去争、去战、还是去写、去说,是去有为,还是无为,这都是自己的事,各取所需、
当然你可以玩谋略,让人失道,故意让他好武、争上等,让人失道就要攻击人的漏洞,就是要让人不平衡。
道德经里的利害相生,事物生克,非常阴险,不要觉得高大上。
人活一辈子,和游戏差不多,而最大的游戏场景是人的精神世界,人存在的关键是意识,社会交互活动中的资源与物质也得依靠人转。
我们每天起心动念,都是为了平衡精神,精神平衡好了,外物是顺带的。
经常有人问我怎么改运,人想改运,不是脖子符咒,养风水鱼,人会平衡,自然运气就来,你不想要都不行。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会平衡?
人的正常思维是缺啥补啥,从低级需求到高级需求,最著名的是马斯洛心理模型。
1、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解决生的问题。
2、安全需求,秩序和稳定,就不会焦虑与恐慌,解决存的问题。
3、归属需求,有了稳定,就开始找归属,家庭、朋友、爱,大圈子,小圈子。
4、尊重需求,有了圈子,就会攀比,寻找快乐感,会高出很多标准。
5、自我实现,攀比久了,标准多了,就像实现自我个性化,想建立一个自己的标准,超越普及的标准。
这就是人的自我平衡路线,是不是觉得很有道理,但你真正信了,也就被套路了,被谋略了,一定会痛苦不堪。
把人的一生搞成机械运转,切成了五个环节,大部分人都在1、2层级转,但又想这3、4、5层级的事情,垂贤说过,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都想要。
研究人不行,不能机器化,因为人的意识是善变的,不容易理解。
孔子:人心惟危。
为什么要研究平衡?
研究是为了获得能量,再去解决问题。
研究物,要拿人的思维去研究,这样才会动起来,研究人,要拿神的思维,这样才看得懂意识是什么。
儒家、道家、佛家都是通过自然、宇宙等高维度去看人,找到人性的本质,就能平衡好出世与入世这两件事。
什么叫心物一体,就是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理解了,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万法归一。
儒家解题是子思,中庸之道,师承道家,但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越来越偏差。
中是道家思想,可以理解为正中,就是所谓的平衡,守中也就是道,就是平衡,偏离了就是失衡。
佛家玩平衡,把宇宙万物所有生灵都圈进来了,形成了一个万物平衡,人在三界五行中寻找平衡,累积业力,升级到跳出去,不玩了。
对于凡人刨食来说,应用佛家思想,需要最高级的智慧,否则很容易做表面功夫,如打坐、练功等。
道家玩平衡,就是入世,可以更好的刨食,家庭、事业、圈子、社会等等都是失衡的,人活着就是不断寻找平衡。
如果你学会平衡了,自然深处C位,财富名利情感皆是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