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端午了,虽然北京新发地发现疫情后,人们的神经又开始紧张了,但丝毫没有降低过端午的热情,压抑在口罩下对口福的热情,加上“地摊经济”的盛行,让粽子比以往更多种多样。
小时候,端午节我们是没有吃粽子的习惯的,听说那是南方的节日风俗,北方原没有的,一是北方不产糯米,二是屈原作为楚大夫,是南方敬拜的大夫,在资讯不发达,一个人一生掌握的知识还超不过一张报纸的20世纪以前,实在是跟北方农民扯不上关系。只是后来连地球都变成地球村,整个中国当然也就互相流通,端午节吃粽子好像成了整个中国的节日。
至于赛龙舟,北方不比南方到处是水,连姑娘脸上都嫩的可以掐出水来,北方的很多地方,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船,更别说龙舟了。
昨天带着七夕散步的时候,商场已经开始端午节的布置,一个七、八岁的小朋友问爸爸。
“爸爸,什么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设立的,屈原当初为了国家鞠躬尽瘁结果被坏人陷害丢了官,后来他的国家被侵略,屈原宁死不屈,跳下汨罗江死了。因为屈原是一个好官,老百姓都特别喜欢他,人们划着船在水里打捞他的尸体,但是一直没有捞到,怕鱼虾咬他的尸体,就把粽子扔到河里去喂鱼虾,这样他们吃饱了就不会咬他了。”
这个爸爸算是很详尽的把屈原的故事讲了一遍。
而且最后还不忘补充,“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我想为这个爸爸点赞,可是实在不能认同他对端午节的解释。
那么就说说说端午节的起源吧
其实端午本与屈原没什么关系,只是屈原恰巧在五月初五投河自尽,但是因为屈原的故事实在悲情又传奇,他的爱国精神又实在值得提倡,慢慢地人们普遍就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忠臣屈原了,端午节的节日习俗也就变成了吃粽子、赛龙舟了。
其实,端午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就是“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的夏朝,也算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开始阶段,这么说起来,端午节要比屈原投江而尽早了至少1000年。
夏朝的时候根据天象与时令已经慢慢诞生了历法,现在依旧通用的“农历”,也叫“阴历”就是那时候诞生的。到了夏天,因为气温比较高,蚊虫细菌比较多,就有了很多关于驱虫,避暑,洒扫的活动,根据历法这时候的节气到了夏至附近,也叫夏至节。
而“端午”这个名字的出现,则是到了晋朝才有,最早出现于西晋名仕周处的《风土记》,其实在古代,“端午”最开始叫做“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端五,即初五的意思,古代“午”通“五”,慢慢的也就成了端午节。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取得是仲夏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之意。
要说这古人吧,都有个习惯,做什么事要选日子,除了屈原选了个端午节,古时候还有两个人也与端午节有关。
一个是吴国忠臣伍子胥,吴王夫差听信谗言,用宝剑赐死本来忠良的伍子胥,伍子胥视死如归,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所以吴越坊间也有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之说。
另一个是东汉孝女曹娥,话说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打捞了很多天也不见尸体(这点倒是和屈原有点像),当时曹娥刚14岁,不分白天黑夜沿江号哭。过了17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而去,5天后从水中抱出了父亲的尸体,就此传为神话,后来还立碑修庙颂扬曹娥的孝道精神。
在以孝治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曹娥的故事必定广为传播,因此,也有端午是纪念孝女曹娥的说法。据说,当年曹娥父亲溺死的江已更名为曹娥江,他们所居住的村镇改为曹娥镇,就在今天浙江绍兴境内。
说完端午节的由来,咱们来说说起端午节的习俗。
首先得说“除恶”。
古代以“五”为恶,所以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这时候必须“除恶”,怎么除呢?
挂钟馗像,除鬼;
喝雄黄酒,除妖,如果看过曾火遍大江南北的《新白娘子传奇》就知道端五白娘子就是喝了雄黄酒才显出真身的。
挂菖蒲,艾草,除蛇,虫,病菌;
戴五彩绳或者五毒铜钱,除五毒(蝎子、蛇、蜈蚣、蟾蜍、蜘蛛)。
其实在古代的中国,医学远没有现在发达,夏季又是蚊虫叮咬,瘟疫盛行的时候,所以端午节少不了这些除恶去瘟的习俗。
我的家乡河北还会在端午节的时候烙糖饼,据说以前是会在糖饼上压出五毒的样子,以达到祛五毒,祈安康的目的,后来因为画五毒实在需要技术,而广大劳动人民虽画画基础不咋地,但是头脑还是灵活的,就用缝衣服的顶针压出一个个圈,这个代表蝎子,那个代表蜈蚣……我小时候母亲还会做这些糖饼,只是后来慢慢的资讯发达到端午节必须吃粽子了,母亲也就懒得费那个劲儿在烙糖饼了,毕竟去超市买个粽子,或者买些材料回家包粽子总比烙糖饼轻松而且大家还爱吃。
然后说说赛龙舟
赛龙舟其实在西周的时候就有了,这比屈原投江至少早了500年(原谅我一直跟屈原过不去),那时候吴越等地将以“龙”为代表的图腾祭祀活动融入到了“端午节”,就是龙舟竞渡,如果非要说为啥是端午节赛龙舟,而不是中秋节或者春节,可能是端午是夏天,赛龙舟气温和水温比较合适,而春节太冷,中秋又忙着收秋,貌似只有端午最合适。
还有种说法,端午节赛龙舟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龙舟竞渡活动,也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历史。
当然,赛龙舟都是南方,比如吴,越,楚这种江南水乡的习俗,与八百里秦川和缺湖少河的两北满蒙疆藏没多大关系。
最后再来说说吃粽子
如果说赛龙舟还得有“水”这个硬性条件,吃粽子大概算是现在过端午的标配了。其实追溯端午包粽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那时候叫“角黍”,这比屈原……,好吧,我不说了。言归正传,说粽子,粽子跟划龙舟有关,当时是在划龙舟的时候投到江里,喂食江里的蛟龙,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与喂食鱼虾不啃咬屈原的尸体还是有点区别的,好吧我真的是有点较真屈原了。
虽说大江南北现在都统一吃粽子了,但是粽子和粽子还是有分别的,比如南甜北咸。而且现在的粽子花样也越来越多,大枣粽子,猪肉粽,蛋黄粽,红豆粽,八宝粽,这些年来还有水果粽,海鲜粽,蜂蜜棕……不知道你的家乡吃什么粽子,愿意分享的话可以评论告诉我。
说起端午的风俗还有许多,比如出嫁女儿要回娘家“躲端午”,还有端午沐兰汤,配长命缕,甚至在我国北方还有端午“踏柳”赋诗……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大家,以后如果孩子再问起“什么是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不光知道屈原和吃粽子,赛龙舟。
对了,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信息要跟大家分享,就是自有这个节日开始,端午都是辟邪,驱虫,去病,祈求安康的。所以端午这个节日祝福是不能用“快乐”,而应该道一声:“端午安康”的。
如果您恰好在端午看到了这篇文章,祝您和您的家人“端午安康”,也希望您能回复我一句“端午安康”。
作者
北纬东经:又名晒月亮,新闻专业毕业,多年策划运营经验,现在专心带娃写文,北纬37度的世界写养娃家常,也写社会冷暖。他今日头条:米兰带娃记,微博:北纬东经Milan,微信公众号:在北纬37度晒月亮(ID:beiwei37moon),不开心的时候,就往北纬37度望去,那有一个微笑永远冲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