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篤信慢道理
(一)凡是所有人都必須耗費時間精力才可以做的事情,我們都不怕。
這其實是巴菲特的思想,不是我的原創。巴菲特說,從 A 點走到 B 點,你窮,只能走過去,你有錢,就能開車過去,你更有錢,就能乘飛機過去…… 所以,這是一種不平等的博弈,是有捷徑的事情。做這種事情意義不大,在這種事情上,有錢更重要,所以得去賺錢。什麼事情值得做呢?就是那種無論是誰,都只能耗費相同的時間精力才能做到的事情。對巴菲特來說,去投資標的公司實地考察就是這樣的事情。當然,許多年後,巴菲特再光顧某個公司,所受到的待遇,其實是他之前多年積累的結果。再比如,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健身,其實也是這種事情。不管你是誰,反正得花時間,這事兒沒啥捷徑。所以,我們這種人就不怕了,因為最終誰的耐心更大,誰就不會被落下。
(二)凡是積累有效果的事情,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情。
所以,當你決定做一件什麼事兒的時候,一定要想,我這些付出,在將來是否有用?判斷在將來是否有用的方法呢,是往回看,看看過去做的事情,再看看現在做的事情,是不是重合?是不是在借助積累的力量?做有積累效應的事,這樣才能集聚勢能,早晚爆發。
(三)敢於學習,就能學習
為什麼我們不怕學習呢?其實道理是一樣的,一切無論是誰都必須耗費時間精力才能做好的事情,我們就是不怕去做,因為這裡拼的只有自己的投入,沒有其他變量,沒有什麼捷徑。
但我也一直認為,很多重要的技能,只不過是需要一個正確精准的起點。啓動了之後,就看各人的造化了。你看,學英語,就一個字的起點:用。獲得高潮,對女生來說,就一個字的起點:擠。對理財這個事兒來說,其實還是一個字就夠:攢。開車,想要安全,也是一個字就對了:慢。對學習來說,其實也是只要一個字就夠: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