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茶
人在江湖漂,总是要叨叨。在遇见茶的场合,难免要对茶评价一番,那么,怎样尽量内行地来来评价一款茶呢。
业界目前把评茶分为两种方法,一种称为五项评茶法,一项称为八因子评茶法。
五项评茶法:我国传统的感官审评方法,即将审评内容分为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经干、湿评后得出结论。
八因子评茶法:是指审评时,内质和外形计分各占50%,内质评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以香气和滋味为主;外形评形状、色泽、匀度和净度,以形状为主。实际上就是把五项中的外形又具体分出四个审评方面。
(敲黑板,今天的课有很多前几天的内容复习哦!)
外形:
形状:我们在上一篇茶形中已经了解不同的茶具有的不同的外形。一般来说,每种形状的茶都有其特有的要求,比如长条形茶评比松紧、弯直、壮瘦、轻重,圆形茶评比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等。
色泽:是茶叶表面的颜色,我们已经在茶色中了解过茶色分干茶、汤色和叶底的颜色,这里只指干茶颜色。各种茶叶均有其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
净度:是指茶叶中含夹杂物的程度。净度好的茶叶不含任何夹杂物。(夹杂物分两类:一是茶类夹杂物,如茶籽,枝梗等;二是非茶类夹杂物,如砂石,树叶,虫体等。)
匀度(整碎):是指茶叶外形完整和断碎的程度,是否完整、均匀,有无碎断、片块等。
内质:
汤色:(又已经在茶色中说过了哟!)是茶叶形成的各种色素,溶解于沸水中而反应出来的色泽。汤色在变化较快,为了避免色泽的变化,审评中常先看汤色或者嗅香气与看汤色结合进行。汤色审评主要抓住色度、亮度、清浊度三个方面。汤色随茶树品种、鲜叶老嫩、加工方法而变化,但总的来说,色度明亮的茶更好一些,如绿茶的黄绿明亮、红茶的红艳明亮。
香气: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气挥发出来的气味。我们已经知道了茶类、产地、季节、加工方法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香气。(这时候,要不要复习一下茶香?)如红茶的甜香、绿茶的清香、乌龙茶的果香或花香、祁门红茶的砂糖香等。茶叶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高低、长短。
香气纯异指香气与茶叶应有的香气是否一致,是否夹杂其他异味;香气高低可用浓、鲜、清、纯、平、粗来区分;香气长短也就是香气的持久性,香气高、持久是好茶;烟、焦、酸、馊、霉是劣变茶。
审评的闻香分热嗅、温嗅 、和冷嗅三个时段。
滋味:是评茶人的口感反应。评茶时首先要区别滋味是否纯正,一般纯正的滋味可以分为浓淡、强弱、鲜爽、醇和几种。不纯正滋味有苦涩、粗青、异味。好的茶叶浓而鲜爽,刺激性强,或者富有收剑性。
叶底:是冲泡后的茶叶。审评时是以芽与嫩叶含量的比例和叶质的老嫩度来衡量,包括嫩度、色泽、匀度几个方面。一般好的茶叶的叶底,嫩以叶含量多,质地柔软,均匀一致。差的叶底表现灰暗、粗老、单薄、摊张等,而焦叶、劣变叶、掺杂叶则不允许存在。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外面喝茶的时候,茶艺师的程序是先赏茶,再开汤,也就是看过了干茶再泡水。但据说正式的品茶师品茶,都是先评茶汤再评干茶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被茶叶“颜值”影响,就像电视里评审听歌,先听歌再见人一样。不管怎么样的顺序,不妨试试从这几个方面来暗评一下手中这杯茶哦。
暗评是因为,还是在学习的阶段,另外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过,做为饮茶人,一定不要对任何一款茶妄下结论,茶学无止境,口中留分寸。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