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余场赛事
27块沉甸甸的奖牌
这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爱笑的姑娘
在16岁的花样年华
一次次只身矗立在击剑赛道上
英姿飒爽、剑指锋芒
2015年,Saida摘得法国大使杯击剑冠军
同年,她又一举捧回法国杯桂冠
C位出道,就几近人生巅峰
Saida自问,人生还有多少个未抵达的可能
每一次伸展、弓步、刺劈
Saida已经习惯了在瞬息万变中斗智斗勇
保持头脑最精准的判断
和身体最敏捷的应对
战术灵活、动作优雅
Saida将击剑演绎成了“格斗中的芭蕾”
夺冠后接受数家媒体的采访和报道
问及会不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压力
Saida摇头说全然不会
“我期待下一站目标
努力朝前走,就好”
谈到最艰苦的一次极限训练
是在天寒地冻的莫斯科
Saida与奥林匹克击剑冠军对峙
极端气温下
每一次呼吸鼻尖都要被冻成冰棱
体能满格已是巨大困难
还要保持惯有的身体反应速度
与高度的专注力
可是对于习惯了保持正念的Saida
撇去散漫浮躁并非难事
紧张对峙,引剑不发
机敏窥伺,然后,一击命中
她都把握得张弛有度
每一击都近乎完美的准确敏捷
如今Saida回忆起那次训练
似乎只有尽甘来的乐趣
以及能与世界冠军同台切磋的幸运
Saida自嘲自己不是天才少女
上天也没有给她开启成功的任意门
9岁练习小提琴、4个月后转成钢琴
后因一场莫名的疾病
钢琴生涯又中断
望女成凤的母亲随即带她练起了舞蹈
但Saida很快觉察到自己的兴趣不在那里
最终,因在一场考试中误解了规则说明
执教老师妄下判断
在母亲掩不住的仓惶与失落中
Saida与艺术永远失之交臂
Saida却感恩那时年少懵懂下的隐忍之痛
因为上帝为她关上所有的门
是要将这个清纯又乖巧的女孩
只身变为一柄银剑器宇轩昂的“女剑客”
和《摔跤吧,爸爸》的剧情颇有相似
Saida有个击剑梦未遂的倔强老爹
不同的是,12岁那年,Saida听到爸爸的心声
主动选择拾起父辈的遗憾
在这个未曾涉足过的“贵族运动”领域搏一下
Saida笑叹13岁第一次走近击剑馆时的稚嫩
钢剑、击剑服、金属护面
一切让Saida耳目一新又热血沸腾
“击剑是不是和游泳差不多?”
她天真的问教练
“每种运动都需要将身体动起来,
但击剑可能更像围棋,
因为你每走一步必须在瞬间做出正确决定”
教练望着这个单纯的小姑娘说。
此后,教练成了她坚实的后盾
父亲又是她随时可以回归的避风港
日复一日的训练,Saida的身体越发轻盈灵活起来
对剑法也开始驾轻就熟
但是真正重塑Saida的
她认为还是她自己
“是我让我与众不同,
要记着时刻从内部重塑自我。”
采访中,Saida还谈到对中国剑法的一见如故
她并没有太多的被《三剑客》、《蒙面侠佐罗》这些欧洲经典所影响
倒是痴迷于中国电视剧里的功夫和古代剑法
在小小的爱模仿的年纪里
动不动就操起身边的棍棒
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摆pose耍宝
正是这段与中国剑术的不解之缘
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创造了太多奇幻色彩
讲到passion(热情)
Saida说在她早年学习音乐与艺术时
也许正是因为无法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任何对艺术的热情
才冥冥中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放弃
时光如梭,现今她早已找到她的热爱
梦的脚步不曾停歇
由于要举家迁移美国
Saida说她特别舍不得亦师亦友的教练
舍不得这片洒满汗水和欢乐的热土
但她要去实现一个更大的梦
就是冲刺奥林匹克大赛
因为热情所在
没有到达不了的巅峰
(本文采访素材由朱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