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离我们多远?

2017 年 2 月 20 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儿童基金会和世界粮食计划署三家机构共同发布警报,称战争和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使南苏丹部分地区目前进入饥荒状态,约 10 万人面临饥饿,另有 100 万人处于饥荒边缘。- 联合国新闻

南苏丹在 2011 年 7 月 9 日正式独立,是联合国第 193 个成员国,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由于南苏丹是从内战诞生,大家都期待它能通过独立回归和平。

很可惜事与愿违,南苏丹已成为全球由冲突导致的人口流离失所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上一次联合国宣布饥荒是在 2011 年 7 月,地点在索馬利亞。两個月內超过 26 万人死亡。

没想到六年后在科技经济更发达的时代,饥荒会卷土重来。

“饥荒” 并不是 “没东西吃” 那么简单,也很难找到严谨的角度解释背后的问题,而且自己对历史、政治、经济等问题并不擅长。这几天搜的资料也是有点浅薄,但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饥荒”(famine)是指广泛地区严重缺粮,导致大规模人口挨饿、营养不良及死亡。

联合国粮食计画署(WPF)对 “饥荒” 的定义:

1. 20%民众严重缺乏粮食  2. 急性营养不良比率超过30%  3. 死亡率超过每万人每天2人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是身体因缺乏食物营养而未能维持正常身体机能。

而 “饥饿”(hunger)是形容身体没有吸收足够营养,以维持基本健康的状况。

大量人口长时间的 “饥饿”会造成"营养不良“ 和 “饥荒”。

“饥荒” 可以用无血的大屠杀来形容:人们不会一下子死掉,而是慢慢在痛苦死去。

”You don’t suddenly get malnutrition and die. You spiral slowly into death“ - Steve Collins, Valid Nutrition

以下国际组织的年度地图可见南非大部分国家都是处于不稳定与饥饿的状态:

1. 全球饥饿情况地图(绿色是解决饥饿目标达成,红色是没有达成)

(深红色是代表全国有 35% 以上人口处于饥饿状态)

2. 2016 年脆弱国家指数(FSI)

FSI 是根据和平基金(The Fund for Peace)利用 CAST 方法选出十二个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指标。2016年共有178个国家被评估。

南苏丹评为最脆弱国家,芬兰评为最可持续发展国家。


我开始以为 “饥荒” 是由于世界粮食产量不足。然而,国际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全球粮食的供应早已大于消需求, 2016年的全球粮食库存量,甚至超过六亿吨。

产量不足的疑惑解决了,那应该是粮食分配不均的问题吧?

现在科技发达,各国已经可以畅通无阻的进行贸易。根据分工,各自生产最擅长的产品(specialisation),然后通过交易各取所需。理论上全球资源是可以做到分配均匀的。

而且,当国家遇到大规模天灾(地震、海啸),科技是能够解决粮食产量下降的问题,不会令粮食价格大涨。

然而,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区域,交易成本的高低(政府关税、运输费用、交通配套、政治情况等)会影响售卖的价格。一个国家资源流动性(mobility)越高,交易成本越低,人们就可以用平易近人的价格购买需要的用品。

南苏丹是石油产量非常丰富的地方,理应可以用石油资源购买食物。可惜正因为庞大的商业利益,石油为南苏丹带来连绵不断的内战,资源被战争双方争夺、控制。除了商人不愿意冒生命危险,粮食也无法从外地进口,加上生活成本大涨,人们生活受到重大影响。

所以,联合国粮食计画署(WFP)执行主任 Joyce Luma 说:「这次(南苏丹)饥荒完全是人祸。」。



其实,饥荒的成形是有迹可循的,解决饥荒最好的方法是未雨绸缪。

然而,国际社会缺少机制让不同的组织与政府意识防患未然的重要性,提前调动资源,在黄金时间开始救援。我们现在看到联合国大力呼吁各国政府帮助,其实已经太晚了。

回到 2011 年索马利亚大饥荒时,联合国一连发出了 13 次求援警报都没得到各界积极回应,最后无法挽回 26 万人饿死的惨剧。

饥荒是粮食短缺的最终阶段。当饥荒真的爆发了,救援工作变得更困难,最后剩下一堆冷冰冰的死亡数字。

乐施会(Oxfam)的资深顾问 Debbie Hillier 表示:

“Humanitarian funding is only available at scale when there is a serious crisis – eg major flooding or famine. Humanitarian funding is not available at scale to respond early. ”

(人道主义资金只有在发生严重危机(例如大洪水或饥荒)才能提供,无法大规模的提供以便提早应对。)

“Public appeals only work when there is huge media coverage, and for food crises this relies on visual suffering – starving children, by which time we have collectively failed.”

(只有在大规模的媒体曝光,并看到粮食危机与援助行动中受苦人民的惨况——像是在镜头咽气的饥饿儿童——公众才会响应人道行动的呼救;然而走到了这个阶段,只代表我们的救援任务,已经全然失败。)

写到这里已经不知道如何结尾,这确实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很多国家意识到自己虽然吃喝无忧,但也开始提倡节俭,防患未然。很多相关行动与产品顺势而起,下一篇文章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


资料来源:联合国,宣明会,乐施会,转角国际,英国卫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7,837评论 6 5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196评论 3 41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5,688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654评论 1 3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456评论 6 40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5评论 1 32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044评论 3 44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195评论 0 28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725评论 1 33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608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802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318评论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048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422评论 0 26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673评论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424评论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762评论 2 37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