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1. 上中下三种根机,是如何划分的?上上与下下的道理又是如何安立的?对中人以上可以讲上上的道理,对中人以下只能讲下下的道理,为什么?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雍也篇》的第二十章。一起恭诵原文——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释义】孔子说:“中等智慧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最高深的学问;中等智慧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最高深的学问。”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伟大的教育思想。每个人无论他穷富、愚智、善恶、贵贱都可以被教育而生命得到成长,直至成圣成贤,达于至善。但因为每个人的根机不一样,教育方法、契入方便就会千差万别、丰富多彩。所以孔子又因材设教、因材致用。观整本《论语》,孔子教导弟子的方法,可谓是琳琅满目——或循循善诱,或直指人心;或和风细雨,或呵斥怒骂;或正面拉引,或反面推助;或讲洒扫应对,或讲性与天道;或坐而论道,或寓教于乐……。本章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对不同根机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特别指出了,对中人以上根机的,可以讲上上教,对中人以下根机的,不可以讲上上教。1:49
什么是中人?讲中人,必有下人与上人。皇侃《论语义疏》上说:“细而分之有九也,有上上、上中、上下也,又有中上、中中、中下也,有下上、下中、下下也。凡有九品,上上则是圣人,圣人不须教也。下下则是愚人,愚人不移,亦不须教也。而可教者,上中以下,下中以上,凡七品之人也。”最上上的人为极善之人,即圣人,他圆满了,就不用再教了,只有他教别人;而下下之人,为极恶之人,本性难移,故暂不教他。不教不是真的不教,而是不教而教,待机而教。在《阳货篇》,孔子也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2:52
那什么是“语上”呢?就是告诉他上上的道理。什么是上上道理?好像也没有特别定义。但在《公冶长》篇,子贡非常感慨地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李炳南先生说:“性与天道,中人以上可闻,中人以下则不可闻。”孔子的学说,有天道与人道之分。文章,讲的是六艺与修齐治平之学,属于人道,孔子经常讲习,大家都要学,所以“得而闻也”。我们暂且把这些大家能够听得到、听得懂的做人的道理,作为“下下”来安立。李炳南先生说:“至于性与天道,则深微难知,能知之者,颜子、曾子、子贡数人而已。且孔子教育注重人道,故罕言之,是以不可得而闻也”。性与天道,讲的是“体”而不是“相”,故隐而不显。它要阐述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本来具足的规则、规律。不是普通根机的人能够认识,孔子弟子中只有颜回等少数弟子能够悟到。所以,我们把“不可得而闻”的“性与天道”,作为“上上”来安立。4:27
隐而不显的道之本体,须由显露在外的文章六艺等“相”来阐述和呈现出来。但对中人以上,才可以直接讲隐而不显的“道体”,对中人以下,不能直接讲“道体”。钱穆先生说:“中人以下,骤语以高深之道,不惟无益,反将有害。惟循序渐进,庶可日达高明。”对中人以下,骤然间讲高深之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只有循序渐进,才可以下学而上达。5:12
蕅益大师说:“‘不可语上’,须以上作下说,为实施权也。‘可以语上’,方知语语皆上,开权显实也。”“不可语上”,其实不是说不可以讲上上的道理,只是把上上的道理,用下下的方式表达出来,逐步引至上上。这是为了归于真实而施设权教方便。而“可以语上”,不管你说什么,即使是说下下教,也无不显示上上的道理,这叫开权显实,就是开除权教,直接显示真实。6:00
上述道理,孔子是说给谁听的呢?可以语上、可以语下,似乎只有圣贤才可以做到,但圣贤都圆满了,就没有必要再讲给他们听。如果是讲给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听的话,对于圣人的言教,无论是上上还是下下,特别是整体,我们似乎都没有通达。自己没有通达,怎么可以讲给别人听呢?更不用说观机说教,选择更多的方便善巧来引导。这是否是个矛盾呢?6:38
究实说来,我们向圣人学习,始终离不开善友作为助伴,需要相互间的切磋琢磨,甚至可以面向社会,对有缘的人力所能及地去弘道。在这过程中,我们一直被别人“教”着,也一直在力所能及地“教”别人。不是说等到我们什么都会了才可以教别人,而是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学会自利与利他。而教别人,也是拿圣人的言教来教别人。圣人说的话,显现起来有上上与下下之分,但本质上都是上上之道。我们透由听闻,将圣人的言教,或说上上,或说下下,从中提高自己的观察抉择慧,学会众多的方便善巧。7:33
思考题2. 上中下三种根机,根本上要从什么地方观察?为什么?
认识到这个特征之后,再回到本章,无论是我们教别人,还是别人来教我们,我们都要去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根机?这些下下至上上的种种根机是如何安立的?我们在修学圣贤之道的过程中,无论是上根器、中根器,还是下根器,应当遵循怎样的一个修习次第呢?8:04
在《述而》篇当中,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自己说,他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很多,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而得到的。刘开在《论语补注》上说:“天下无生而可以语上之人,以夫子之圣,犹必下学而上达,况贤人乎?”天下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可以语上之人,包括圣人孔子,他也不是天生就是圣人的,都是透由下学而上达成就的。又说:“今之所谓中人以上,即昔之不安于中人者也。今之所谓中人以下,即昔之自安于中人者也。”现在我们看到的中人以上,都是因为过去不满足于中人,不断学习、进趣而来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中人以下,都是因为过去满足于中人,斩断了内心进趣的力量,不断退步而来的。9:10
从中可知,中人以上或中人以下完全是变化不定的。其中最关键的是看有没有一种一直向上学习的力量。一个看上去很聪明、悟性不错的人,甚至是个天才,如果贡高我慢,在内心深处停止了学习、进趣的力量,那么似乎上上的人,离下下也不远了。如果一个看上去虽然有点愚笨不开窍,但他自己下了一个决心,笃定了要向圣贤学习的志向,并且步步上进,那么似乎下下的人,离上上也不会太远。10:04
故判定中人以上以下,重点看他当下对学习的好乐程度,能否有持续向上的力量!如果丧失了对学习的好乐,那么无论给他讲上上教还是下下教,都没有办法提起他向圣贤学习的心志;如果对学习有好乐心,对圣贤有仰慕心,那么无论给他讲上上或下下教,都有趣入的方便。孔子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在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必定有象我这样忠信的人,但没有像我这么好学的!在孔子看来,“好学”是一个人生命能否成长最重要、最难得的气象。为什么“好学”如此难呢?11:01
圣人讲好学,并不是从一个点或一个面上来讲的,而是充分展开生命的画卷,笃定成圣的坚定志向,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持续向上的力量。这种持续不断的力量可以推动一个凡夫最终成为一个圆满的圣人!如此的“好学”,当然弥足珍贵!季康子曾问孔子,在您的学生中谁比较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在孔子心目中,只有颜回才是最最好学的,现在不幸短命死了,再也没有这样好学的学生了。即使在遍是学霸的孔门中,好学也是如此稀贵!11:52
思考题3. 从当下出发,推动自己不断进步,其扼要的修习方法是怎样的?
这种持续不断的好学的力量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每个人的修道,都是从下下开始,一步一步向上走的。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保证,在进道过程中,无论遇到困境还是顺境,都不会停滞不前呢?遇到困境时我们是否会动摇志向,失去信心,半途而废?遇到顺境的时候,是否忘乎所以,小富即安,被眼前的风景迷住而停滞不前呢?比如,一个小学生,当他上小学的时候,是否有一种力量推动他上中学;上中学的时候,是否有一种力量推动他上大学,乃至继续驱使他读硕士、博士?里边有一个关键、诀窍,或者是扼要的教授,就是孔子所说的“下学而上达”。但如何做到“下学而上达”呢?借用佛教经典上的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就是:“听闻上上,修习下下”。我们每个人的修道,都是在自己的起点上,从洒扫应对等“下下”开始的。但因为追随圣贤,听闻上上,以上摄下,这些下下的修道,都被摄为上上。13:23
虽然是“听闻上上”,但并不是一下子就讲上上之教的,而是应机说教、观机逗教,所说或下或中或上,但在每个当下一定要产生一个决断和判断力,内心错误的东西被松动,发起一种不断向上的好乐心。在此基础上,不忽视整个内容,拓展所学内容,对修道的质、量、次第不断产生新的认识,逐步把握得住修道的整体、纲要和次第,等条件成熟时,可将整个全貌安进去。如此以上摄下,下无不是上;以大摄小,小无不是大。而且透由听闻上上,了解到修道有极大的好处,现在我们虽然吃一点苦,但想到将来有一个更为究竟的利益在,就会引动你在现有修道的基础上,不断产生向上的力量,将下下之道不断上达,这就是“下学而上达”。本质上说,这种持续不断的力量,源自于对圣贤的信念,是一种信念的力量,教言的力量,理路的力量!14:47
了解了这个修道的扼要,我们就不会纠结于自己到底是上根、中根、还是下根。过来人教诫我们,把自己当成下根,最为吉祥,为什么呢?因为把自己当成下根,就会愿意从听闻下下教、修习下下道开始起步,这绝对不会影响你的修道进程。如果你真的是下根器,就不会违越次第,走得比较安全,比较踏实;如果你是上根器的话,那么语语皆上、处处皆上,即使从下下听闻和起行,也会悟得上上道理,不会浪费你的一点点善根。15:40
思考题4. 如何处理好“听闻上上”与“修习下下”的关系?
现在,我们很多时候是喜欢听闻上上,这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但很多人听到了一点道理,觉得有好处,就好高骛远,恨不得一口气要成为一个君子,成为圣人。最好,马上给他一个办法,很快就能成就。真正让他按照次第一步步去走,又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似乎什么道都不能修。洒扫应对的基础不牢,孝悌等做人的根基没有奠定,修什么道,都是空中楼阁,墙上芦苇。16:20
当然有另外一类人,非常重视实践,非常想践行圣人的言教,但忽视听闻上上。走了一段时间,要么迷失方向,要么停滞不前。譬如我们上完中学,本来应该上大学的,却因为看到做生意可以马上赚钱,就放弃进一步上大学的想法,直接去经商谋生了。此中过患,就是因为没有听闻上上,不了解圣人告诉我们生命最究竟的离苦得乐,以及实现它的方法和次第是什么,被眼前的、暂时的、不究竟的好处所迷惑。在当今充满物质的时代,这种弊端尤其明显。要想看得更高更远,摆脱物质的束缚,走心灵成长之路,非得依着师长,听闻圣人的言教不可!17:24
【总结】总结一下,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应机说教”的问题,而是圣人弘道,或者说是孔子教育的一贯原则和方法。观察不同的机,不管说上上教或下下教,本质上都是为了显示上上道。要想我们的生命成长保持一个源源不断向上的动力,“听闻上上,修习下下”是最为切要。无论是语上或语下,无非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在每一个可进可退的当下,都能够发起行道的动力,始终往前跨一步,并逐步把握住修道的“整体、纲要和次第”,在正确见解指引下,步步增上,直至究竟。18:22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档稍有出入。)
思考题:
1. 上中下三种根机,是如何划分的?上上与下下的道理又是如何安立的?对中人以上可以讲上上的道理,对中人以下只能讲下下的道理,为什么?
孔子是说给谁听的呢?可以语上、可以语下,似乎只有圣贤才可以做到,但圣贤都圆满了,就没有必要再讲给他们听。如果是讲给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听的话,对于圣人的言教,无论是上上还是下下,特别是整体,我们似乎都没有通达。自己没有通达,怎么可以讲给别人听呢?更不用说观机说教,选择更多的方便善巧来引导。这是否是个矛盾呢?6:38
究实说来,我们向圣人学习,始终离不开善友作为助伴,需要相互间的切磋琢磨,甚至可以面向社会,对有缘的人力所能及地去弘道。在这过程中,我们一直被别人“教”着,也一直在力所能及地“教”别人。不是说等到我们什么都会了才可以教别人,而是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学会自利与利他。而教别人,也是拿圣人的言教来教别人。圣人说的话,显现起来有上上与下下之分,但本质上都是上上之道。我们透由听闻,将圣人的言教,或说上上,或说下下,从中提高自己的观察抉择慧,学会众多的方便善巧。
2. 上中下三种根机,根本上要从什么地方观察?为什么?
现在我们看到的中人以上,都是因为过去不满足于中人,不断学习、进趣而来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中人以下,都是因为过去满足于中人,斩断了内心进趣的力量,不断退步而来的。9:10
从中可知,中人以上或中人以下完全是变化不定的。其中最关键的是看有没有一种一直向上学习的力量。一个看上去很聪明、悟性不错的人,甚至是个天才,如果贡高我慢,在内心深处停止了学习、进趣的力量,那么似乎上上的人,离下下也不远了。如果一个看上去虽然有点愚笨不开窍,但他自己下了一个决心,笃定了要向圣贤学习的志向,并且步步上进,那么似乎下下的人,离上上也不会太远。
思考题3. 从当下出发,推动自己不断进步,其扼要的修习方法是怎样的?
这种持续不断的好学的力量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每个人的修道,都是从下下开始,一步一步向上走的。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保证,在进道过程中,无论遇到困境还是顺境,都不会停滞不前呢?遇到困境时我们是否会动摇志向,失去信心,半途而废?遇到顺境的时候,是否忘乎所以,小富即安,被眼前的风景迷住而停滞不前呢?比如,一个小学生,当他上小学的时候,是否有一种力量推动他上中学;上中学的时候,是否有一种力量推动他上大学,乃至继续驱使他读硕士、博士?里边有一个关键、诀窍,或者是扼要的教授,就是孔子所说的“下学而上达”。但如何做到“下学而上达”呢?借用佛教经典上的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就是:“听闻上上,修习下下”。我们每个人的修道,都是在自己的起点上,从洒扫应对等“下下”开始的。但因为追随圣贤,听闻上上,以上摄下,这些下下的修道,都被摄为上上。
4. 如何处理好“听闻上上”与“修习下下”的关系?
要想我们的生命成长保持一个源源不断向上的动力,“听闻上上,修习下下”是最为切要。无论是语上或语下,无非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在每一个可进可退的当下,都能够发起行道的动力,始终往前跨一步,并逐步把握住修道的“整体、纲要和次第”,在正确见解指引下,步步增上,直至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