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佛教的修行大纲可归为戒定慧三学,因戒生定,因定生慧。
佛教讲的三昧其实是戒定慧修学到一定程度,所达成的一种定境。
其实,普通人也会有类似三昧的状态,一个人悠闲的时候,那种不经意的出神,老妈喊吃饭,听不到,看到美女都木得任何反应,傻傻滴、二二滴、流着哈喇子的状态。。。对!就是那种留恋在无思无虑空白之中的痴呆。
这种状态,年龄越小出现的次数越多,年龄越大出现的机会越少。一入红尘岁月催。人越大,纠缠越多,情欲萦绕。奢欲深,天机浅。佛教的各大门派,虽然修行的途径不同,最后皆为得此三昧,比如禅宗信奉的金刚经,就倡无人、我、众生、寿者相,以破相入三昧,密宗以咒心入三昧,净土宗是以念佛入三昧。其实,修心的途经有八万四千,各行各业,皆可以本业入三昧,敲瓦的建筑工可以以敲瓦入三昧,卖豆腐脑的的可以以吆喝入三昧,学音乐的可以以音入三昧。
当然,我只想谈一谈有关花钱的投资三昧。当花钱的时候,问自己一个问题,花钱的心是投机的心,还是投资的心。开始,肯定是混沌的,有可能连投机与投资都分不清楚,要逐渐要让投资的心越来越明晰,力戒投机的心,每次的发心都以投资为标准。减少投机心的干扰,让投资的心串成一线,打成一片,形成习惯,化为本能,那投资的三昧也就成了。至于,具体是花钱买韭菜、大葱还是的股票、企业,那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