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这么多年的文字,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感觉其实就是在构建一座自己心中的城堡,一座梦幻的城堡。我时常在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只属于他自己的城堡吧,区别仅仅在于:有些人的城堡里每天都上演着各色的故事,有些人的城堡却早已荒芜废弃了,甚至已经崩塌倾圮。一个喧嚣而又浮躁的时代,一个连时间都要用金钱来衡量的社会,还有几个人会过多地关照内心呢!
然而我却无法与这个伟大的时代相苟合,也因此时常在现实中显得格格不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另类、各色。没办法,就让那些游刃于社会之上的宠儿充当时代的骄子吧,我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城堡里好了。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我躲在自己的城堡里并非就不食人间烟火了,问题恰恰在于只有跳出来才能把整体看得更清楚。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我却觉得一个人既然手里只捏了一张来世上走一遭的单程车票,就应该活个明白,活个清楚。
于是我把稿纸做石,笔墨当灰,一字一句、一砖一瓦地构筑起了那座也许永远都无法最后完工的城堡。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是一项艰苦、漫长、工程浩大而又充满着乐趣和探索的工作,虽然在别人眼中或许根本算不了什么,这些无需争辩,但我必须对自己的内心负责。
这样做的结果导致我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忧虑。我的敏感仿佛与生俱来,但我的忧虑却不得不归咎于这个社会。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人们所施展的各种手段居然卑鄙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除了在他们沉迷酣梦的耳边发几声无力的哀叫,我还能做些什么?然而,睡梦正酣的人们哪个会不厌烦这善意的搅扰呢?
厌烦就厌烦好了,我却仍然要坚持我的忧虑,坚持我的哀叫。但这次我是躲在一个人的城堡里哀叫,就像黑暗中一个人的舞蹈、寂寞时一个人的歌唱。
是的,这就是我的舞蹈,我的歌唱。我承认我的舞姿并非优美,而歌声也欠曼妙。但这却是用心在舞、用心在唱。你若静心欣赏聆听,便可于其中发现一颗热烈而滚烫的“扑通扑通”跳动的心。
有一天我忽然心血来潮,把多年来写下的文字挑自己喜欢的放在一起,居然惊喜地发现有几十万字。这多少让我感到有些坐立不安。如果我有足够的能力,我真愿意把这些文字印成一本书。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因为出一本书一直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梦。也唯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惊醒于我的哀叫。最好,用我的哀叫引来更多的哀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