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四川,跟着表妹一家,全赖着表妹做好的攻略。所以邀我一同前游,我爽快地答应跟随她们一家同行。
表妹一家是:舅舅和舅妈,表妹陪同。
我们是姐妹俩。
这样一个五人游的团队,在八月一日登上飞机前往四川。这次目的地很多,表妹的攻略是成都,乐山,峨眉山,九寨沟和黄龙。
这些目的地,正是我向往已久的游玩之地,所以对这次旅游还是很期待。
表妹的攻略确实花了很多精力,从飞机票到景点门票,住宿地,还有高铁票,另加报了一个旅游团,都是表妹一手安排下来,我只负责出行和自出一份资费。什么心都不用操。
但是,做个甩手掌柜也要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跟随着他们一家,我得忍受出游途中的不自由,特别是舅妈这人,让我们的这次游玩,大打了折扣。
她的说法是,这趟出行,主要目的地是去峨眉山,她目标要跑遍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是她的第三站。
说起来有点好笑,她跑遍佛教名山的目的,是去峨眉山盖一个戳。你也许看懵了吧,啥?就是在我们这里,佛教徒每到一个寺庙,找到一个专门敲印的窗口(不是所有寺院都有),带一块白布去寺院方盖一个戳,留下一个印记。大意就是本人到过这个寺院拜谒过了。
按舅妈的说法,这是一个很大的功德,相当于记录在案了。所以,当她千辛万苦登顶了峨眉山(她块头大,攀登很不容易),径直找到敲引的窗口,盖上一个大红的戳,代表这次峨眉山之旅圆满结束。她就是这么一个人。所以,上次去厦门,来到南普陀得知那边没有盖戳的习俗,认为是这趟白跑了。你说好笑吗?
当她的任务完成后,后面的行程兴致寥寥,作为一伙的我们也是深受困扰。
特别是那天的黄龙之旅,行走路程漫长,先前舅妈噔噔噔地一路向前,像完成任务似的,目不斜观,只管低头走路。我们是苦跟着,这样的美景,得走走停停,一路欣赏一路享受。终于,我和妹妹找个机会脱队,总算是随了自己的兴。后面说起来,舅妈还笑话我们,这有啥好玩的,走得累死。
我无以回答,真正是志不同道不合,大相径庭。有啥好说的。
如果这个还算是勉强可以走在一起,那么游人文景点,那更不是在一个道上。
那天游成都的杜甫草堂,我希望能找个解说导游,跟随了解游玩,方才有意义,不虚此行。我的建议当即遭到反对,我也就作罢了。这样走马观花游了杜甫草堂,事后收获寥寥。后来幸亏是没去都江堰和武侯祠,这样到一到的模式,有啥意义呢。难道是为了拍几张照片,去朋友圈炫一下,代表我到此一游。
还有其他的一些小细节,总是不能尽兴。
下次还是自己走吧,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游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