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枯竭的厉害,淤沙湮没了红颜。青铜时代的一片陶瓦,深埋在历史的深处,便是一叠沉甸甸的思想。沉默的脸,书写痕迹斑驳的岁月。一些故事慢慢苍老,一些人在苍老中永生。
风是岁月的一枚邮票,寄来秦唐明月,漂泊汉魏风骨。落叶一年一度,是历史发出的电子邮件。行行文字,记载着刀耕火种,镌刻着风风雨雨。
我的九洲社稷,我的泱泱苍生,谁在唱着古老的歌谣,谁在讲述远古的故事;谁的红颜不老,谁铸剑为犁,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谁在仰天长啸,问日月星辰,风雨雷电。
文字是时间的唯一信使,读一段甲骨文,重温一回龟甲上的故事。膜拜先人,想象一双颤抖的手,想象一双操刀的手,是怎么铭刻一段艰难的历史:哪一年风调雨顺,哪一年祈风求雨,哪一年天子朝拜,企求天下太平,四方安顺。
竹子也一度在历史的庄园里疯长。一页中国历史砍倒无数的竹林,丹心汗青,竹简上的文字,在时空里天马行空。可是君王头痛了,面对东方朔的奏章,哭笑不得,蛀虫也无时不在咀嚼风情。多雨的江南,桑叶沃若,无数巧妇的手,无数唧唧的机杼声。没有灯点一根火,熬尽多少闺中的红颜,织就一匹红帛,达官贵人面不改色,饱蘸墨水,挥舞年华。长安路远,丝绸路上,驼铃声声,一段历史的延续,唐人玉树临风 ,走向另一个遥远的世界。
人们向来鄙夷宦官,但蔡伦是个例外。一张张纸,便是一个个中华文明的载体,承载五千年的沧桑。于是,青灯黄卷,书生的悬梁刺股,洛阳纸贵,文章名噪京华。牧童吹笛过前村,在牛背上朗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个个岁月的工匠在雕琢历史,一个个岁月的歌手在弹唱岁月。
太史公的笔指向一个个帝王,写下无穷无尽的故事。“天子呼来不上船”,太白醉酒了,随口一吐便吐出半个盛唐。月华如练,至今却记着谪仙的乡思。狼豪挥舞,从塞外到关中,从江南到江北,行草隶楷,春联仄起平落。张旭肆意挥洒,游龙惊凤。羲之尽情泼墨,大可入木三分。
黄河,华夏的主动脉,炎黄子孙的母体。苍生面朝黄土,对着大地做虔诚的朝圣。关中沃饶,河套富裕,渭河汾河在行走;黄河的源头,黄河的出口,一个民族的开端 ,一个民族的延续。黄河大浪淘沙,激情在沸腾。黄钟大吕,河岸点起了篝火,古老的歌谣在击水声中抑扬顿挫。
长城肩挑日月,背着一个平凡的女人的哭声,虽有失大度,却又多了几分故事;大运河贯通南北,隋炀帝下江南队伍浩浩,拉着龙船的沉重,拉着历史的沉重,只有杨柳忙里偷闲,在微风中无事飘摇。皇宫威严,金黄色的大背景渲染辉煌,钟声洪亮,歌女翩翩而舞,龙椅上君王呼风唤雨,臣民们三跪九叩。而今,只有游人悠闲地浏览,拍一张照片,在历史的瞳仁里偷窥一回。
兵马俑沉默着,在地下进行着军事演习,不问油盐酱醋,用不着惦记妻儿老小。他们永远站在历史的一隅,留着几分秦时的回忆,不关风月。所有的憎恨,所有的忿忿不平,兵戈相见。尘土飞扬,铁戟沉沙,没有了葡萄美酒,空杯中斟满了仇恨。塞外朔风冽冽,一路白骨森森;月光阴冷,铁衣冰寒,土兵感冒了,一杯苦酒下肚,在狼烟堆旁痛苦呻吟着。
西施的铜镜,偶尔回光返照,折射一回月光的羞涩。村姑们在溪水里浣衣,美人却香消玉陨;勾践夫差,谁成谁败,仅一段岁月在细细倾听。大江东去,都督英俊的脸,早已烟消云散,美人也罢,英雄也罢。荆轲的匕首刺向历史的喉咙,刺伤秦王最深处的疼痛。角号在烽火中吹响,吹笙的人在夜里宣泄相思;帐下的军师老谋深算,举棋不定。历史踟蹰前行,有人出师先死,有人所向披靡。
一张张活生生的脸在《清明上河图》里活着。有人在典当,有人在讨价还价,有人在酒肆里品茗饮酒。小桥流水,长长的青石路上,有人在游走生活。说不定还有一个英俊的少年,牵一个纯情女子的手,谈婚论嫁,可是那时并不流行玫瑰。
我们在现实中生活,也生活在历史的博物馆里。若干年后,用过的键盘出土了,后人们指指点点,嘲笑我们笨拙。岁月卷走,让一切美好定格,停驻瞬间,攥一串火花,在时光里绽放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