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说:恋爱的纪念物, 从来就不是那些你送给我的手表和项链, 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和合照 。恋爱最珍贵的纪念物, 是你留在我身上的, 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 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这段话,同样适应描述我们和子女的亲子关系。今天周三,交作业的时候到了,此次是读《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而后思考亲子关系的本质。
既然人的本质只是一段时间。
那么,父母子女的关系,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同行的时候,相互陪伴着的这段路程。
在一段关系里,若是能够长久,那双方一定是旗鼓相当,齐头并进的。
因孩子我们付出时间付出精力,同时也因孩子而让我们自身成长。
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写字,耳边听着朋友弹古琴的声音。彼时那美好的氛围下,大家说起一首诗,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我就马上知道它前面两句是,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如果孩子在场,我们定会相看并会心一笑,因为这每天早晨十分钟陪女儿一起读诗的时光,竟然让我在短短三个月也背下来100首古诗。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我因为这些诗词的意境在胸,就领略了不一样的下午。
所以我觉得,孩子在长大,也反过来让身为父母的我们和她再经历一遍成长,拥有共同的时光,能有相视一笑的情景,正是彼此陪伴的体现。
一段好的关系,是双方相互的。
这双方,一方是你,一方是我,你和我在此刻,就不能是我们。如果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那就是单边的。
单边关系里,总会有抱怨,有失望,有生气也有挣脱。
有不满是因为有要求,有要求是因为觉得她是自己的一部分。
想挣脱恐怕是彼此的越界吧。
实际上,她是她,你是你。你的想法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你的经验在相隔了二三十年的下代人身上不过期吗?
彼此之间是彼和此,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试想一下,我们会对朋友 老师 有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吗?
不会。因为,我们在面对朋友,老师的时候,心里很清楚,他是她,我是我。我们有的是彼此的距离和尊重。
那么,要想自由。就需要定位,在什么时候是我和你,在什么时候是我们。
我的成长经历,有个阶段就是一个缺失过父母陪伴的人,在我的童年时期,住姥姥家,等到我长大了,却发现,和父母之间,有些距离是蛮远的。远到不好沟通(主要是我妈,和父亲没什么问题)。一路走来,在价值观形成初期,没有父母在身旁,没有指导,没有示范,甚至缺少教诲,不知道是怎么摸索着走,也不知道自己遵循的是非对错到底有没有偏差。
陪伴,但又不是一味的相伴左右,而是齐头并进互为行进的状态。在陪伴的路上,之间没有秘密,能相互给对方自由和解惑,并彼此尊重。我认为那就是成功的亲子关系。
我们的行为受想法指引,而我,认为陪伴是本质,那必将会迈步践行。
晓鸣老师说:
我们应该可以不断寻找和创新陪伴的内容和方式,并继续积累和记录。
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思考和发现的过程,并脚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