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的时光里,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渴望成长,梦想着逃离那个令我感到压抑的村庄。在那里,女同学们不悦时散布的流言蜚语像一张无形的网,束缚着我;父亲愤怒时挥动的手掌,以及他那因生气而显得圆滚滚的脸庞,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常常暗自将他想象成一个憨憨的土豆,以此来平复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母亲的严密监控和在学校安插的众多眼线——那些亲戚、同事、学生,甚至于几经周转仍受她所托关注我的老师们,都让我感到窒息。
从初二开始,我终于离家住校,逐渐远离父母的庇佑,真切地感受到了成长的滋味。我曾放纵自我,目空一切,肆意尝试那些我心中所向往的、渴望的事物……然而,工作后的我开始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那份沉甸甸的爱与曾经觉得飘渺的爱截然不同,一切仿佛梦幻泡影,让我意识到必须脚踏实地地工作和生活。我平淡地结婚生子,从未奢望嫁给爱情。公婆家为婚礼欢天喜地,而我家里则显得淡定许多。而父母则露出尴尬的笑容,试图以这种方式来转移众人聚焦的目光,也有人哭了,但他们的泪水却无法触动我的内心。
现在,坐在沙发上轻敲键盘的我,已从父母的家中走出,那里却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这个我如今称之为家的住所,我能待多久呢?究竟何为家?何为爱?这半生我追求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我又留下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