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福建也算半个老家了。
自从小学三年纪,不,应该是四年级。毕竟是因为没考上福建的四年级而强行留的级。来到这个叫长乐的地方。我还记得我们的第一个家,在一个酒店的走廊下,很长很窄,前面做生意,后面生活。那时我们初来乍到,很穷,我的学费都有困难。那时,妈妈看着家里的店,爸爸骑着三轮自行车,拖着散酒以及其他的生活用品出去卖。
有次我也跟着老爸一起去,老爸骑着三轮车,而我就坐在后面的酒桶旁,来到很远的一个菜市场,必须得远,因为近了就影响店里的生意了。我们有一个位置,小四方的一个间隔,里面也只能容纳俩个人了。老爸将酒桶,瓶,一一摆好,整整齐齐。
我问老爸,“爸,今天能不能卖完这一大桶呀!”
老爸说:”要是卖完了,就买冰棍给你吃,想吃什么样的就吃什么样的!” 。 我一下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瞬间就来劲了。想着快点来些人,卖完就回家了。十分钟,二十分钟,四十分钟,我等呀等,路过的人虽多,却没有一个停在我们面前的。待到日暮西山,希希俩俩来了几个人,买了一点酒和其他东西。天黑了,我的心也凉了,无趣的在那抠着桌子。唉!还说卖掉一大桶,三分之一都没卖出去。不过老爸还是给我买了冰棍,我们又像来时那样坐着,在夜幕下骑车归去,老妈在家做着饭等我们呢!
后来,我读书成绩稳定了,生意也稳定了,我们换了一个门面,在这个地方我度过了我的小学时光;在这个地方我的弟弟出生了。
这个地方最让我记忆尤深的,是那年叫“龙王”的台风,水淹进房子,扫帚已经不管用了,房子里的酒缸已经开始浮动,而那雨,似乎并没有打算停止宣泄。我们一家趟着水,到楼上房东家避难。老爸把我们送上去后又回去了,他说他要回去压住那些酒缸,不能让它们碰碎了。我在三楼望着外面倾泻的雨水,心中难以抑制的恐慌,只在那儿默默的祈祷。也许是祈祷有效果了,第二天一切平安。清晨的街上覆盖着厚厚的泥层,各色的人都在忙碌着,老爸老妈已经开始冲刷房间内的污垢了。
在那个家一直呆到我初一下学期,为了我的读书,爸妈将这个经营了那么久,蒸蒸日上的门面卖掉了,一起回到老家,陪我读书。
感恩
在我考上高中后,老爸老妈又做过很多其他的事,也在其他的城市开过散酒店,但效益一直不好,家里也开始负债了。后来老爸老妈又回到了福建,从事了老本行,多年前的那个家都位置还是我家以前的那家店,生意好的吓人,想找到这样好的位置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来到这个叫感恩的地方,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从前,老爸老妈带着老弟在福建读书,而我在湖南读书,逢暑假我偶尔也过去。
感恩的这个家,一半是包子香,一半是酒香。老爸零晨一点起,将面粉揉好,老妈零晨三点起,开始包包子。有个暑假我也参与进去,起了一次三点钟就受不了,所以,就六点起来,做一个包子售卖员。大概在九点多的时候,就收摊洗地了。这个时候就是售酒的时辰了。暑假我在时,我和弟弟看店售酒,老爸老妈睡觉。我读书时,弟弟一个人,看店售酒,人还没有酒缸高,却也能应付自如。有一次,一个人出色的完成了几百元的单子,也没有叫醒父母。在我和我弟面前,假钱是永远进不了我们的钱柜的。
直到家里拆迁,我们又离开了这个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开始一家四口的待在一起。
如今我也到了父母曾经闯荡社会的年龄,时常想,我除了知道的多点,其他,我不如父母的地方太多了。面对困境,面对生活,我得以我的家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