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关键词:当下的力量
这个月每天在写小结时,会不断闪现曾经看过的自我提升类的书的关键词,比方说专注,当下,计划,习惯。也不断被现实告知,“你就是一个平凡到极点的人”,所以只能在每一分每一秒里认真,努力。而又因为各种变故降临,我看到我为未来所做的规划都是对当下的消磨和浪费。可没有仰望星空的梦想,我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一次一次在现实里灰心。
昨晚洗漱时看《明日之子》,看到自己最喜欢的几个学员组成一队,完成了最舒服的组队。然而这个组队并不顺利。第一期因为唢呐而吸粉无数的闫永强在2人组,3人组,4人组的每一次组队中都失败,他的骄傲和自信被稀释,以至于别人频繁邀请时他都坚定地拒绝。他是上海音乐学院录取的第一名,他被称为上音小天才,却也免不了现实的一次一次否定。同样的是哈拉木吉,他是中央音乐学院呼麦的唯一,中央音乐学院为他特意聘请一位老师,除此之外,马头琴也是特别优秀。骄傲如他,面对着和强哥一样的局面。3次失败已经在击垮他们向前的脚步,也在消磨他们前进的士气。
可人呀,我们要的还是一个对人本身的肯定。他们最后接受别人真诚的邀请而选择再一次出发。
这个八月的自己,终于收到教师资格证的证书。从2018年3月开始第一次准备考试,期间3次笔试,1次面试,跨度两年半,终于在2020年8月28日尘埃落定。说到这件事,我很惭愧。从小到大我读书从来是努力而擦边过,以至于心里生出了越来越浮躁的心思,不背书,不复习,不思考,只要有大致的印象,能够应付大部分的选择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里的第二门考试-教育和知识-的大比例分数是主观题,需要自己记忆写出答案。去年9月我开始准备11月的笔试,抛弃自己擦边球的心思,我暗暗下决心,把知识点都背诵下来,来来回回的背。70分的及格线,我考了85分,还是一个不高的分数,但好在自己可以准备面试了。买了两本面试的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注意到教案书写的重要性,我就开始安排写大纲。第二天考试,前天晚上在火车上我翻看着高中必修一到必修12的书,做着最后的挣扎。在这次考试期间,我一直把自己浮躁而跳动的心按住,尽可能地记忆和理解,进入学习的状态。每一次的“成功”都不容易。
回看自己2017年看了很多方法类的书籍,每次看的时候我都超级兴奋,好像自己掌握了“秘诀”,可以通关。结果就是自己的心情浮躁到完全没边。一方面自己成事不足,另一方面还在轻视别人的成绩。这样一次不容易的考试,把我的浮躁压着压着快压没了。
八月和一年半没见的朋友一起吃饭,期间聊天她和我提起我很容易走神,高中那会就是。我说我好像一直就特别容易走神,专注度不行。倩倩和我说,如果小时候做事做一点妈妈爸爸就打断,会让我们的专注度变差。我学习时间是比较长的,也比较能够不受外界干扰,但是我开始看书到进入读书状态非常困难,每次看书大脑里就开始天马行空,思前虑后,在想别的事情。综合来看,我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目标是“专注度”训练。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做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前天早上我一边看手机一边喝水,一下子就呛到了,喷了一地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活在当下,专注学习和工作,是我对自己八月生活的总结后对九月的期待。
八月学习了《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1-9课;《美国文学史》1-11单元;《哲学的故事》柏拉图篇+培根(一半);政治:2章
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龙猫》、《比海更深》、《如父如子》、1917、《日日是好日》
纪录片:《医者2020》
综艺:《这就是街舞》第三季4-7期;《一起火锅吧》4-6期;《乐队的夏天第二季》1-3期;《明日之子乐团季》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16集),《以家人之名》(1-30集)、《最好的我们》(1-24集)、《琅琊榜之风起长林》(1,2,50)、九号秘事第一季3-6集,第二季,《伦敦生活》第一季第1,2集,《琉璃》(1-10)
访谈:《十三邀-李宇春》
小说:《不死者》一半,《两只前夫一台戏》
如此看来,粗略估计自己的81小时都花费在娱乐上,折合一下已经看完一本《英国文学史》、《英语教学法教程》、完成《美国文学史》,也就是自己8月初的计划能够完成90%,也就不是自己现在这样只完成了30%,哎,心里有点滴血。不过自己认识到就要在九月好好加油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