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两个小片段——
CJ:想象一下,一次偶然的活动中,有人开玩笑,你没能接住她的梗,只说了一句不要闹啦讨厌,他大概率会认为你是个普通人。另一个人轻松的接住了他的梗,他会觉得,哇,这个人好有趣,瞬间对这个人刮目相看,心有戚戚。有趣,是会拉近人的距离的。
疫情隔离期间,大家都被迫禁足在家不能外出,不能上班逛街游玩吃美食的日子里,有的人三十天活的像一天,吃饭,玩儿手机看电视,睡觉基本可以囊括大部分人的生活,就一个字,无聊。而有的人哪怕在家仍然能过的开心有趣活色生香。不信你看,喜欢美食的吃货们,从凉皮制作,到烘焙蛋糕,到自己做手抓饼,到自己做油条,估计再宅一个月,他都能去新东方做老师。
TW:为什么同样被隔离在家的日子,有的人就能过的很有趣,有滋有味,为什么你只能一遍遍的打游戏刷新闻到觉得游戏也没劲,新闻无聊呢?
YX: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不能让自己变得有趣,也没什么,你不过会继续忍受无趣的生活,继续没有色彩的日子。当别人凭借有趣脱颖鲜艳而出被人记住的时候,你只是那个泯然众人的底色。当别人让自己的日子有滋有味的时候,你只能把本来也可以有趣好玩儿的日子过的白水一般。
JJ:那么怎么才能变得有趣呢?知名媒体人王小圈,从怎么让别人认为你有趣和怎么自己活得有趣两个角度展开,在《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中,提到如何变有趣的方法。怎么变有趣呢?比如怎么借助别人的预判,超出预期的行为,比如适当的好奇心。变有趣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翻开这本书,你会找到你的答案。
看完以上内容有没有想看看这本书呢?再来看一个例子:
CJ:明明嘴上说要晚上多读书,偏偏抖音刷到电量警告。
TW:这是第几次被“懒惰”“贪图安逸”“控制不住自己”而搞砸目标?
YX: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不仅让自己破罐破摔再也没有信心会持续变好
JJ:快来读读《象与骑象人》,帮你驯服情绪的大象,用高能的幸福方程式解决你成长的烦恼
有没有戳到痛点,想要去看书?有没有看出这两篇之间的相似之处?
这个是上周五刚刚学到的一个新技能:场景介绍法
CJ:事件场景 ——用故事演绎想要解决的问题,构建场景,把人物、发生的事情放进去,突出那个痛点。
TW:提出问题——提问是直接用针扎痛点
YX:分析影响——如果问题不解决带来的弊是什么,加剧痛点。
JJ:解决办法——给出技能,看书,你为什么能解决,用什么方法,哪里比较出彩等等
方法的初衷是用来介绍读书的,我觉得用在日记的结构上也是合适的,试着写个短文。
今天和孩子又吵架了,放假至今老师要求每个周写2篇日记,到现在已经是第8周,每天晚上睡觉前、早上分别前我们都会下定义:今天一定要写出2篇日记来,然而每天下班回家一样是空空的笔记本,无论如何哄、如何骗,如何要求,无济于事,苍天啊,求求你快开学把!
这样的状态怎么办?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出了问题在家心玩散了,还是真的不会写作文,脾气发了,哄也哄了,范文都找好了,为啥还是写不出日记呢?我是不是要去给她报个作文班?
大语文时代,不会写作文,怎么应对考试?
冷静冷静,对待孩子问题做父母的一定不能焦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是不是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吧,停止吼叫,换换方法:
1.自己找作文的方法,找套路,用在自己的日记结构上,将给孩子听,按照套路练习。
2.用卡片累积素材,带着孩子点滴积累,有话可说。
3.跟孩子来个小比赛,围绕一个主题,每天写300字或者讲一个小故事,感受下孩子的表达。
4.和孩子一起搭框架,带着她一起写。
…………
后记:从小到大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好像很少有思考过为了啥而学,更不会想学了怎么用,所以得到的知识总是零散的,片面的,形不成体系。最近在读《如何高效学习》讲述的是整体性学习,基于查理芒格先生的学习理论。知识本身是没有疆界的,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性将各种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然后创造性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这才应该是学习的初衷。下周日记记录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