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7晨读感悟】- 用“云-雨-伞”思考模型,提升你的职场能力

分享书籍:《靠谱:顶尖咨询师教你的工作基本功》[日]大石哲之


这本书是由日本著名经营顾问大石哲之所写。作者采访了多位曾在咨询行业工作的咨询师,从沟通、思考方式、职业化素养等方面,用心总结出了30个工作技巧,并用质朴简单的语言和真实案例呈现出来,帮助读者快速养成职业化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分享书中关于“云-雨-伞”的思考模型的3个内容:


1.『什么是“云-雨-伞”理论』


“天上出现乌云,眼看就要下雨,带上伞比较好。”这就是“云-雨-伞”理论的名称来源。这其实是对事实、分析和行动三者的比喻。

“云-雨-伞”理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分析为思维输出形式,最终的落脚点是行动,所以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闭环,是很好的思考模型。


2.『汇报的漏洞』


工作中我们却会遗忘掉“云-雨-伞”这个思维模型,常常将“事实、分析和行动”三者混淆或遗漏而直接下结论,那么这个结论就一定不合逻辑。

常见的漏洞:

001 仅提交“乌云”。这是职场新人最常犯的错误。没有分析和结论,数据再多,图表再花哨,对解决问题毫无助益。

002 依据太简单。简单参照依据就做出评判。乌云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还有事情的紧急程度和下雨的时间长短等等,针对这个分析能采取的行动不止一个。

003混淆意见和事实。如果没有做细致的调研,不能分清意见和事实,这样讨论得来的结论就没有意义。因为,很可能你的思考只是别人思考结论的延续而已。


3.『它的妙用』


如何才能迅速掌握“云-雨-伞”的思考模型呢?

办法是:列标题。就是把事实现状、自己的分析和推荐的行动方案这三个主题列出来,再添加内容。

坚持做,至少能收获三个益处:

001结构更清晰。标题一旦列出,即可给自己快速搭建思考结构,一方面给予你大脑里的信息明确落脚点,另一方面哪怕后面找来再多的信息或数据,你都可以将它们分门别类、拆开揉碎后归类,把各个要素用到自己的材料中来。

002理解变容易。标题列出后,报告中的“事实现状”、“分析研究”和“行动方案”就很容易被区分,归类整合后,中心更明确,对方则能更轻而易举地吸收你的观点。

003复盘有依据。所有的努力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行动中的。这样做不仅为自己事后的复盘提供了依据,而且每完成一件事,还能顺着清单来复查自己遗漏和忽视的地方,从而快速积累职场经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