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永远都不满足?

或许人生最好的样子就是不在意外界喧嚣和旁人评定的成功标准,“倒不是颓丧,而是心里有一片好风景,于是不言不语。”

国庆长假,不用车马劳顿,几个朋友围坐聊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聊着聊着就把话题扯到了“房子”。

“真是后悔,当初来广州,房间几千一平,买了一套房子自住,明明可以再投资一套的。”小L痛心疾首。

“哎呀,广州今年还对单身限购了,我看了那个新闻后一晚上没睡着,真后悔该多买一套了。”钻石级小D已经坐拥两套房产。

突然,他们一起安慰我:“真是羡慕你,不用考虑还贷,住在地段那么好的单位公寓房,要是我有那房子,我就不折腾了。”

what?羡慕我?可我根本连首付都付不起啊。

我突然想起《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无论有怎样的升级,也满足不了渔夫妻子不断膨胀的野心,无休止的欲望最终将他们打回原形。


现实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无论职业如何,地位如何,手中金钱数量如何,每个人心底都潜藏着一种害怕被时代抛弃的焦虑。网上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中产阶级最大的焦虑,就是害怕跌出自己的阶级。这种焦虑还蔓延到子女教育上,为了不让孩子跌出我们的阶级,为了他们有更美好的未来,我们上各种补习班,我们买学区房,我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然衣食无忧,却总觉得自己离自己的欲望差那么一点儿。

最后,小K笑了:别闹了别闹,咱有一百万就会想5百万的房,你赚一千万,就会有5千万的事情在等着你。钱永远都是不够的。

柏杨说过:

一个人的欲望如果只是追求金钱或权势,他便永不能获得满足,而不满足便不能快乐。

我们焦虑。

是因为,我们没有安全感。

很多年前有一个调查,45%的党政干部、55%的知识分子、58%的职场白领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

知乎上有人留言:没有安全感是一种典型的大城市病。大城市的人,生活压力更多,高企的物价,很高的房贷,不稳定的工作状态,逐年增加的CPI。而这种压力,会让大部分不是那么如鱼得水的人,感觉生活压力很大,感觉生活充满了危险。

焦虑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对物质的无尽追求是焦虑之首。


有时想想,80年代,大家都节衣缩食的生活也挺好,稳定,熟悉,按部就班,不用改变。

而如今,我们每天都在“别人”的裹挟下前行:我要有车有房,我要体面的工作,我想要别人家的孩子,却忘了我有稳定的住所,我有固定的收入,我有健在的家人。讲真,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钱不够用,其实还是打心底里不够自信,不论挣多少钱都觉得不够富有,不能把生活在有限的条件里规划得更好。

这才是关键。

当然,也有些人在另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上默默前行。有这么一位被描述成过得“穷困潦倒”的人,一直是我的偶像,他是窦唯。

窦唯被偷拍在地铁上,那个有点发福的中年男子,和我们一样挤地铁,和朋友街角抽烟,骑着电驴去买菜,与我们想象中的巨星相距甚远。大家都觉得他落魄。他没有活成世俗定义的“成功”的样子。以他的才华和声誉,完全可以迎合市场做音乐,但是他很满足,满足于写自己的歌,做只给少数人听的音乐,发一些销量不高的专辑。或许少年成名让他早就悟到:人生大多数东西,没得到时以为得到了该有多幸福啊,可真得到了又觉得不过如此

我想如果能很确定自己想过的生活,还有一件乐在其中的事可做,就算忽然中了头彩,每天生活应该还是这样子吧。

或许人生最好的样子就是不在意外界喧嚣和旁人评定的成功标准,“倒不是颓丧,而是心里有一片好风景,于是不言不语。”

最后我想这段话送给自己,也送给你:愿你能接纳不完美的一切,愿你在浮躁的社会沉静前行,愿你成为自己的主人,淡然迎接明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8月3日,湖北艾艾贴工厂开业的大好日子,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艾艾贴的第五家大型工厂,hoho~ 而我也...
    興慧阅读 1,220评论 0 0
  • 小区名字:兴政西里 建筑面积:150平米 户型结构:三室二厅一厨二卫 工程预算:13万元 ...
    装修设计热点阅读 2,540评论 0 0
  • 昨日云淡情深 十指相扣俩双侬 今朝只身黄泉冷 情深缘浅 离绪别又伤 年华添年轮 酿一坛清冷 醉红尘卧往昔 清辉洒枯...
    乐芯阅读 3,056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